[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粉尘材料加料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46119.6 | 申请日: | 2011-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6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马岩华;郝冬青;王建虎;魏文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晶石新型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69/18 | 分类号: | B65G69/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王金成 |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粉尘 材料 加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固体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常有将粉尘材料加入密闭容器的情况,会造成密闭容器内气压增大,为平衡内部气压,气流会携带大量粉尘从边缘的孔隙处冒出,此时由于固体粉尘易飘散扬尘,造成材料损失及环境污染。采用特殊加料装置及辅助装置,可以有效地抑制和杜绝粉尘的弥散,从而达到保护环境及节约材料的效果。很多采用气流输送系统来解决此问题,但气流输送系统造价昂贵,运行及维护成本过高,且对于粉尘飘散的抑制作用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设计简单、除尘效果好的用于粉尘材料加料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包括加料通道、上下箍圈、法兰片、滤尘材料、溢气缝、密闭容器,所述密闭容器通过法兰片与加料通道底部相连接,所述加料通道底部与法兰片之间形成溢气缝,所述法兰片上设置有上下箍圈,所述上下箍圈之间安装有滤尘材料,所述加料通道顶部安装有加料漏斗。
进一步,所述加料漏斗为中空的夹层结构,包括加料口,进液口,出液口,所述加料漏斗一侧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进一步,所述出液口为若干孔洞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简捷方便,使用灵活,成本低,且可同时加入液态物质,使隔尘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粉尘材料加料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结构,包括加料通道1、上下箍圈2、法兰片3、滤尘材料4、溢气缝5、密闭容器6,在密封容器6上通过法兰片3连接有加料通道1,法兰片2中心处与加料通道1之间形成溢气缝5,对溢出的气流加以引导;法兰片3边缘处设置有下箍圈2,下箍圈2上依次安装有滤尘材料4、和上箍圈11,滤尘材料4包裹于加料通道1的外围,滤尘材料4设置有空隙,滤尘材料4为各类可隔尘的材料,达到防尘、节约材料、保护环境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优选方式,加料通道1顶部安装有加料漏斗,加料漏斗包括加料口7、进液口8和出液口9,加料漏斗为中空的夹层结构,加料漏斗一侧设置有进液口8和出液口9,出液口为若干孔构成,出液口为任何形状、孔径的孔,孔的方向任意,通过调整孔的孔径,以及进液口8的液压,可实现在加料通道1内的不同流速,甚至雾化,从而有效地抵制扬尘。
粉尘材料10通过加料通道1加入密闭容器6时,气流从溢气缝5中通过,然后通过滤尘材料4的孔隙,滤尘材料4形成集风罩,此时气流所携带的粉尘则被滤尘材料4隔离下来,在重力作用下重新掉入密闭容器6,从而有效地抵制扬尘。在加料通道1的顶部加装加料漏斗,在密闭容器6加入液态物质(如:水),粉尘雾化,这样除尘效果更佳。
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晶石新型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晶石新型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61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致变色中空玻璃
- 下一篇:棚膜生产机组外冷却微旋转风风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