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垂直增高翼上切牙托槽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44532.9 | 申请日: | 2011-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5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武建潮;董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C7/14 | 分类号: | A61C7/1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王江成 |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增高 切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齿矫正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垂直增高翼上切牙托槽。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对牙齿进行矫正。而口腔中上前牙三维方向上的位置对口腔美学有重要意义。在上颌骨前突伴有上前牙直立的病例中需要内收上前牙,同时还要控制好上前牙的转矩(牙齿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在临床中比较难以达到,这类病例在正畸学中属于疑难病例,严重的需要手术治疗。
目前大多使用的是传统的普通直丝弓上切牙托槽,具体参见说明书附图3,但是该结构的托槽力学结构不合理,在配合使用微型种植体控制前牙转矩时,链状皮圈容易压迫到牙龈,牙冠唇侧移动较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受力效果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垂直增高翼上切牙托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垂直增高翼上切牙托槽,包括托槽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槽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对称分布的上翼和下翼,所述的上翼端部设有龈端翼,所述的下翼端部设有增高翼,所述的上翼和下翼之间设有支点槽座。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前牙转矩的方法。结合种植体支抗的使用,配合本实用新型中的托槽,能够实现前牙牙根向舌侧移动,牙冠向唇侧移动(转矩控制)。实用新型包括上翼和下翼及其上的增高翼,本结构可以改变矫正器力学系统,控制前牙转矩,使一些需要手术的病人避免手术治疗。
作为优选,所述的垂直增高翼中部设有与下翼垂直的端翼。切端两个翼较普通托槽高,方便悬挂链状皮圈连接种植体,获得更理想的力学系统,同时避免链状皮圈压迫牙龈。
作为优选,所述的增高翼与下翼垂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翼与支点槽座之间形成可放置弓丝的支点槽沟。上翼和下翼之间有两条槽沟,靠近上翼的槽沟放置弓丝,称为支点槽沟。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翼、下翼和支点槽座的数量均为两个。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受力效果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立体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传统结构普通直丝弓上切牙托槽的一种结构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如说明书附图1、2所示,一种垂直增高翼上切牙托槽,包括托槽底部1,托槽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分布的上翼2和下翼3,上翼端部设有龈端翼4,下翼端部设有增高翼5,上翼和下翼之间设有支点槽座6。垂直增高翼中部设有与下翼垂直的端翼7。增高翼5与下翼垂直。上翼与支点槽座之间形成可放置弓丝的支点槽沟8。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前牙转矩的方法。结合种植体支抗的使用,配合本实用新型中的托槽,能够实现前牙9牙根向舌侧移动,牙冠向唇侧移动(转矩控制)。实用新型包括上翼和下翼,其特征是切端两个增高翼较普通托槽高,方便悬挂链状皮圈连接种植体,获得更理想的力学系统,同时避免链状皮圈压迫牙龈。托槽有两条槽沟,靠近上托槽的槽沟放置弓丝,称为支点槽沟。本结构可以改变矫正器力学系统,控制前牙转矩,使一些需要手术的病人避免手术治疗。
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45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训练用的肌电假手
- 下一篇:股骨头坏死植骨专用器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