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风量组合空调各功能段的加强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44201.5 | 申请日: | 2011-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4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孙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3/32 | 分类号: | F24F13/32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科顺专利事务所 44250 | 代理人: | 梁红缨 |
| 地址: | 401336 重庆市南岸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风量 组合 空调 功能 加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风量组合空调各功能段的加强结构,其适合于80000m3/h风量以上大风量组合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组合空调主要采用框架结构,通过框架立柱的形式加强箱体。但是,在大风量的情况下,由于风压、风量及功率要求高,一种加强方式易引起箱体结构变形,从而影响机组的使用性能。一般的框架立柱的加强方式不能有效的全面的保证各受力点(面),给箱体的加强造成不均匀,不能充分体现机组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对机组强度加强效果好的大风量组合空调各功能段的加强结构,以达到保证机组使用性能提高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风量组合空调各功能段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斜柱支撑及斜立柱,在空调内处于段位中的连接面板的四角铝上及机组边框架上分别固定有斜柱支撑,所述斜立柱一端固定在斜柱支撑上,斜立柱的另一端固定相邻的另一斜柱支撑上,或所述斜立柱直接固定在两个垂直方向的连接面板或四角铝上。
所述斜立柱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面及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斜柱支撑配合并用钻尾螺钉固定,所述第二安装面与相邻的另一斜柱支撑配合并用钻尾螺钉固定,或第一安装面及第二安装面分别用钻尾螺钉固定在两个垂直方向的连接面板或四角铝上。
所述斜柱支撑的断面呈“凹”形,在开口端设有向外的折边,在所述折边上设有安装孔,斜柱支撑与四角铝通过安装孔用螺钉固定,斜柱支撑与机组边框架通过安装孔用螺钉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加强效果好的特点,结构排列整齐,能够保证机组受力面、点均匀的目的,并极大的提高了机组整体受力强度,增强了机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斜柱支撑的主视图;
图2是斜柱支撑的俯视图;
图3是斜立柱的主视图;
图4是斜立柱的俯视图;
图5是斜柱支撑及斜立柱安装在机组边框架上的主视图;
图6是斜柱支撑安装在空调内部四角铝上的主视图。
图1中:1为斜柱支撑,11为斜柱支撑上的安装孔,2为斜立柱,21为斜立柱的第一安装面,22斜立柱第二安装面,3为机组框架,4为连接面板,5为四角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如图1至6所示,一种大风量组合空调各功能段的加强结构,本实用新型特点是包括斜柱支撑1及斜立柱2,在空调内处于段位中的连接面板4的四角铝5上及机组边框架3上分别固定有斜柱支撑1,所述斜立柱2一端固定在斜柱支撑1上,斜立柱2的另一端固定相邻的另一斜柱支撑1上,或所述斜立柱2直接固定在两个垂直方向的连接面板4或四角铝5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斜立柱2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面21及第二安装面22,所述第一安装面21与斜柱支撑1配合并用钻尾螺钉固定或焊接固定,所述第二安装面22与相邻的另一斜柱支撑1配合并用钻尾螺钉固定或焊接固定,或第一安装面21及第二安装面22分别用钻尾螺钉固定或焊接固定在两个垂直方向的连接面板4或四角铝5上。
所述斜柱支撑1的断面呈“凹”形,在开口端设有向外的折边11,在所述折边11上设有安装孔12,斜柱支撑1与四角铝5通过安装孔12用螺钉固定,斜柱支撑1与机组边框架3通过安装孔12用螺钉固定。
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材料;
步骤二,根据机组内空尺寸合理设计斜立柱2及斜柱支撑1;
步骤三,钣金制作成型—斜立柱2、斜柱支撑1;
步骤四,斜柱支撑1通过标准的钻尾螺钉1固定在连接面板4或四角铝5上,斜立柱2用钻尾螺钉固定在斜柱支撑1上;另一种是在没有斜柱支撑1的情况下,斜立柱2用钻尾螺钉直接固定在两个垂直方向的面板4或四角铝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42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