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容器接口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43838.2 | 申请日: | 2011-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6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邱宇;李科;赵柳英;张昱;周兵;王英;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J1/20 | 分类号: | A61J1/20;A61J1/1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张先芸 |
| 地址: | 401336***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容器 接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输液容器配件。
背景技术
在临床治疗疾病中,常给病人输液或者通过静脉滴注直接将药物注入体内,药物常存储在输液容器内,而输液容器内的药液注入或输出均需通过接口实现。
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将管状导管焊合在输液容器上,将该管状导管作为接口,管状导管的一端焊合在输液容器上,另一端的端口内通过密封塞密封。
上述焊合在输液容器上的接口主要存在如下不足:接口的外壁为光滑的圆柱面,在与加药器的连接口通过焊合的方式连接时,该接口与加药器的连接口结合较为困难,导致热焊接的合格率不高,容易导致漏液。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与加药器的连接口焊合更容易,提高热焊接合格率的一种输液容器接口。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液容器接口,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通孔,通孔的端口内设有密封塞,所述基座的外壁上横向设有凸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座与输液容器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座的外壁上的凸筋为设置在基座的外壁上的外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座的外壁上还设有防止套在外螺纹上的加药器的连接口反向旋转退出的倒锯齿形止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输液容器接口在与加药器的连接口通过焊合的方式连接时,加药器的连接口套在基座的凸筋上,再通过加热使加药器的连接口和基座上的凸筋部位焊合,达到密封连接,通过该凸筋结构焊合,不但焊合更牢固,而且密封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输液容器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图1为一种输液容器接口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输液容器接口包括基座1,基座1上设有通孔,通孔的端口内设有密封塞2,基座1的外壁上横向设有凸筋。本实施例中,基座1与输液容器4一体成型,使基座1与输液容器4达到完全密封结合;基座1的外壁上的凸筋为设置在基座1的外壁上的外螺纹3。基座1的外壁上还设有防止套在外螺纹3上的加药器的连接口反向旋转退出的倒锯齿形止卡5,基座1的外壁上的倒锯齿形止卡5需与加药器接口上设置的倒锯齿形止卡配合使用。
该输液容器接口与加药器的连接口通过焊合的方式连接时,加药器的连接口套在基座1的外螺纹上,因倒锯齿形止卡5在反向上具有阻挡作用,避免加药器的连接口在焊合过程中从基座1的外螺纹3上退出,再通过加热使加药器的连接口和基座1上的外螺纹部位焊合,达到密封连接,通过该螺纹结构焊合,不但焊合更牢固,而且密封效果更佳。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38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高效煎药浓缩机
- 下一篇:输液包装容器用的密封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