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轮辋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3602.9 | 申请日: | 201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2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马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1/04 | 分类号: | B60B21/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辋,特别涉及一种15°DC轮辋。
背景技术
轮辋俗称轮圈,是与轮胎紧密配合的关键部位。现有15°钢圈系列中,22.5直径上并没有13英寸宽度的规格尺寸,使得一些比较大型的车辆需要安装两个轮胎,甚至更多,这样造成材料的浪费。多个轮胎也增加了安装和拆卸时的工作量,同时现有的轮辋,其上的气门孔位于轮辋槽底部,在实际充气过程中这种结构充气不是很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轮辋,填补了国内15°钢圈系列中在22.5X13.00规格尺寸上的空白,同时对气门孔的位置作了相应的调整,方便充气。
为达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轮辋,从左至右顺序设有左弧形腿、左胎圈座、槽、轮辐装置位置、右胎圈座、右弧形腿,其中,所述左、右胎圈座之间的宽度与13英寸轮胎宽度配合安装。
进一步,所述槽为梯形,且在梯形槽侧面设有一气门孔。
进一步,所述槽为梯形,此槽左右两底角是半径为6.5mm的圆弧A,梯形槽与左胎圈座连接处半径为20mm圆弧B,梯形槽与和轮辐装置位置连接处半径为20mm的圆弧C,梯形槽底宽度为42mm,所述轮辋板材厚度为6.75mm,左、右胎圈座长度均为 mm。
通过上述技术法案,其有益效果是:上述设计的提出填补了国内15°钢圈系列中该宽度规格的空白,此轮辋可适用于多种乘用车,可替换双轮,这样节省了材料,降低成本,同时在轮辋梯形槽侧面上设有气门孔,这样使得充气更加的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标有尺寸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门孔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型轮辋,从左至右顺序设有左弧形腿1、左胎圈座2、槽3、轮辐装置位置4、右胎圈座5、右弧形腿6,所述左、右胎圈座之间的宽度与13英寸轮胎宽度配合安装。所述槽3为梯形,且在梯形槽3侧面设有一气门孔9。所述槽3为梯形,此槽3左、右两底角连接处是半径为6.5mm的圆弧A,梯形槽与左胎圈座连接处是半径为20mm圆弧B,梯形槽与和轮辐装置位置连接处是半径为20mm的圆弧C,梯形槽底宽度为42mm,所述轮辋板材厚度为6.75mm,左、右胎圈座长度均为mm,轮辋规格按GB/T3487-2005标准执行。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工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改变、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日上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36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轮胎装配的旋转微调定位装置
- 下一篇:金属拉丝复合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