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敏电阻电极片的新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2645.5 | 申请日: | 201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8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汤日新;许顺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兴业雷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7/10 | 分类号: | H01C7/10;H01C1/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杨保刚;徐丰 |
地址: | 610207 四川省成都市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敏电阻 电极 新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敏电阻领域,提供了一种压敏电阻电极片的改造结构。
技术背景
传统的电极片都是各个厂家根据自己产品结构特点而设计的,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把压敏电阻芯片两端的电极片投影在同一个平面上时会发现有很多地方发生交集,并且交集的面积还很大,这在压敏没有被击穿自然劣化的状态下不会出现什么问题,能有效的满足功能要求。但在压敏被击穿后,出现大的短路电流的情况下这样的交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压敏电阻被击穿的点是随机产生的,与芯片制造有关且不可控,当击穿点位于电极片交集面时两边的电极片将形成直接短路的状态,既电极片、焊锡、电极片形成金属化孔,电阻值趋于无穷小,芯片本身不再继续发热,热量来不及传到热脱钩装置使大电流直接流过金属片,致使金属片局部熔化产生高温点燃附近的绝缘物质发生燃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现有的电极片重叠后发生交集,在这些交集区域击穿后容易发生直接短路现象,造成燃烧等事故而提出的一种压敏电阻电极片的改造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敏电阻电极片的新型结构,由电极片C(4)、氧化锌压敏电阻(3)、电极片D(5)顺序重叠组成,其特征在于:两块电极片(C、D)正面的正投影无重叠。
所述两块电极片(C、D)的正面投影不相切。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造结构避免了压敏电阻在击穿后由于电极片正面投影在同一平面上存在交集而造成的直接短路现象,提高了防雷器的安全性,降低燃烧等事故发生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传统结构分解图
图2:传统结构电极片投影
图3: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图
图4:本实用新型电极片投影图
附图标记1为电极片A、2为电极片B、3为氧化锌压敏电阻、4为电极片C、5为电极片D。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地描述:
传统结构分解图如图1所示,电极片A(1)与电极片B(2)为传统电极片形状,新结构分解图如图3所示,电极片C(4)与电极片D(5)为新型结构。
图2和图4分别是传统结构分解图1与新结构分解图3的电极片的投影图,从图2可以看出相交的区域占了大部分,而不相交的部分则很少,交集越多压敏芯片被击穿后发生两个电极片直接短路的概率就会增加,发生燃烧事故的概率也就相应增加了。图4是采用新的结构思路做的电极片,从投影图上可以看出,两个电极片没有相交的地方,也没有相切,当压敏芯片击穿以后不会发生两电极片直接短路的现象,为热传递赢得时间,从而达到提高安全性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兴业雷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兴业雷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26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脑塞通丸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血府逐瘀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