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胀气奶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1335.1 | 申请日: | 201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6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郭奎岑;邱育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帝尔特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9/04 | 分类号: | A61J9/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12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胀气 奶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奶瓶,尤其是涉及一种防胀气奶瓶。
背景技术
由于现有的奶瓶所配奶嘴上必须有一个通气阀,受瓶颈、牙盖、吸盘、奶嘴的配合限制及牙盖拧松与拧紧的效果不一致,因此使用中容易出现奶嘴吸扁或吸吮不顺畅的情况,透气效果不好。
有关防胀气的奶瓶已有不少报道,中国专利CN2824933公开一种防胀气奶瓶,它包括瓶身、瓶盖、奶嘴和内盖,在内盖和瓶身的瓶口部设有一具有双向通道的圆柱形分流器,该分流器设有一轴向连通瓶身与奶嘴的奶液通道以及一空气通道;在分流器下部设有一导气管与空气通道连通,该导气管下部延伸至瓶身的底部;在内盖上设有进气孔与空气通道连通。该实用新型可防止婴幼儿在吸奶时吞入大量奶液气泡,避免婴幼儿在吸奶后出现胃部不适。
中国专利CN201115728公开一种防胀气护理奶瓶,它包括进气嘴与套置在进气嘴上的开闭阀构成,进气嘴上设置有进气孔,所述奶瓶的瓶体由瓶身和与瓶身连接的底座组成,所述进气嘴设置在底座上,设置有滤气孔的滤气内盖盖住进气嘴上的开闭阀,并通过滤气内盖的底圈与底座和瓶身配合连接,使得底座、滤气内盖、瓶身连为一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胀气奶瓶。
本实用新型设有瓶盖、奶嘴、牙盖、透气塞、单向透气阀、吸管和瓶身;所述瓶盖与瓶身盖合,所述奶嘴上设有十字孔,奶嘴的底部与牙盖活动连接;所述透气塞的上部与牙盖的底部活动连接,透气塞内设有T形气道,T形气道的横臂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孔,T形气道的纵臂底部设有透气孔;所述单向透气阀与透气塞的透气孔连接;所述吸管的上部与透气塞的吸管连接头连接,吸管的底部设有钢珠。
所述奶嘴可采用超软材料,例如硅胶等制成。
所述单向透气阀的底部可设有十字孔。
与现有的防胀气奶瓶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突出优点如下:
由于透气塞设有T形气道,T形气道的横臂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孔,进气孔与外界连通,T形气道的纵臂底部设有透气孔,另外,在透气塞的透气孔处连接单向透气阀,因此通过透气塞可以及时将外界空气引入奶瓶内,防止奶瓶内空气不足,便于婴儿的吸食。
由于单向透气阀的底部设有十字孔,因此空气可以通过十字孔进入奶瓶,但同时可以防止牛奶通过十字孔倒流出瓶外。
由于配有吸管,可360°转动,因此可打破传统拿高吸奶方式,任意角度均可吸吮自如,使用方便。也解决了传统奶瓶配吸管造成的奶嘴吸扁及吸吮不顺畅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组成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透气塞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透气塞内部结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有瓶盖1、奶嘴2、牙盖3、透气塞4、单向透气阀5、吸管6、瓶身7和钢珠8;所述瓶盖1与瓶身7盖合,所述奶嘴上设有十字孔,奶嘴2的底部与牙盖3活动连接;所述透气塞4的上部与牙盖3的底部活动连接,透气塞4内设有T形气道,T形气道的横臂41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孔42和43,T形气道的纵臂44底部设有透气孔45;所述单向透气阀5与透气塞4的透气孔45连接;所述吸管6的上部与透气塞4的吸管连接头46连接,钢珠8设在吸管6的底部。
所述奶嘴2可采用硅胶等制成。
所述单向透气阀5的底部可设有十字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帝尔特企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帝尔特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13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面石膏板的加胶装置
- 下一篇:靠背式座便器盖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