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婴儿推车的折叠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41193.9 | 申请日: | 2011-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3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威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B7/08 | 分类号: | B62B7/08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 地址: | 21512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婴儿 推车 折叠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推车,尤其涉及一种婴儿推车的折叠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婴儿推车包括可折叠的车架及设置于车架上的前轮和后轮,以便婴儿推车在包装运输时及不使用时折叠。婴儿推车的折叠式车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前后折叠式车架,另一种是左右折叠式车架。现有的前后折叠式车架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及推杆,所述前支架与后支架枢轴连接,所述推杆一般都直接与前支架枢接。所述车架在展开使用时一般都由折叠锁定装置锁定,当车架需要折叠时,通常都是通过按压车架推把上的折叠捏手来解锁,折叠捏手被按压时,通过横向销或转轮拉动牵引绳,从而使牵引绳带动折叠锁定装置解除锁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折叠操作方便的婴儿推车的折叠机构,其后支架是与前支架中部销接的,并增设了中撑杆,折叠后前后距离更短,体积更小,便于存放。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婴儿推车的折叠机构,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及推杆组件,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推杆、折叠捏手组件、穿设在推杆内且一端与折叠捏手组件连接的牵引索,以及设置在推杆两下端的推杆下接头,所述后支架中部横杆上套设有后支架连接件,所述后支架的前端与前支架的中部销接连接,前支架的后端销接有中撑杆,中撑杆下部的中撑杆连接件与后支架连接件销接连接,中撑杆上端的两中撑杆上接头与两推杆下接头对应销接连接,所述中撑杆上接头与推杆下接头之间设有第一锁定装置,第一锁定装置可由折叠捏手组件解锁,所述中撑杆连接件与后支架连接件之间设有第二锁定装置,第二锁定装置可由中撑杆连接件上的拉手解锁。
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包括设置在中撑杆上接头和推杆下接头内,且与中撑杆上接头、推杆下接头同轴销接的拉块和齿轮,所述拉块轴孔的最大口径大于所述销轴直径,拉块具有与推杆下接头内壁的第二斜面配合的第一斜面,拉块的一侧与牵引索的连接固定,拉块与推杆下接头之间设有径向延伸的第一压簧,所述齿轮与中撑杆连接件之间设有轴向延伸的第二压簧,第一锁定装置处于锁定状态时,齿轮卡设在推杆下接头内的卡槽内,解锁时,牵引索带动拉块,拉块的第一斜面与推杆下接头的第二斜面滑动配合,并将齿轮推出卡槽,实现解锁。
所述第二锁定装置包括设置在中撑杆连接件内的锁舌,以及设置在后支架连接件内、与中撑杆连接件下开口对应的锁定槽,所述拉手与锁舌相对固定且伸出中撑杆连接件,所述锁舌与中撑杆连接件和后支架连接件的销轴之间设有第三压簧,第二锁定装置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锁舌插设在该锁定槽内,解锁时,上拉拉手,拉手带动锁舌退出锁定槽、缩入中撑杆连接件内,实现解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的后支架是与前支架中部销接的,并增设了中撑杆,折叠后前后距离更短,体积更小,便于存放。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折叠操作方便,只要捏下捏手组件,向前推压推杆组件,同时上提拉手,再配合转动各部件即可完成整车折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锁定装置处于锁定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4为图3中第二锁定装置处于解锁状态时的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锁定装置处于锁定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锁定装置处于解锁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示意图。
其中:1前支架;
2后支架;21横杆;22后支架连接件;
3推杆组件;31推杆;32折叠捏手组件;33牵引索;34推杆下接头;341第二斜面;342卡槽;
4中撑杆;41中撑杆连接件;42中撑杆上接头;
5第一锁定装置;51拉块;511第一斜面;52齿轮;53第一压簧;54第二压簧;
6第二锁定装置;61拉手;62锁舌;63锁定槽;64销轴;65第三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威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威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11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圈盖配合结构
- 下一篇:胶订包本机封面同步调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