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形铜管压接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40871.X | 申请日: | 2011-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9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黄显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临安森源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9/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 地址: | 311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圆形 铜管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编码器连接工具,具体是圆形铜管压接模具。
背景技术
电梯旋转编码器是用来测量转速的装置;光电式旋转编码器通过光电转换,可将输出轴的角位移、角速度等机械量转换成相应的电脉冲以数字量输出;而电脉冲的输出是通过编码器线缆实现的。
现有的编码器直接通过编码器上的圆形铜管与线缆连接;线缆中的编织层起到屏蔽层的作用,其主要是通过焊接或压接连接到位于接头的铜管上;如果焊点虚焊,就会导致编码器与线缆之间的连接强度不高; 因而需要采用压接方式;但是由于圆形铜管的壁厚较小,压接容易产生变形,无法保持其原来的圆形状态,也对连接质量产生影响;因而需要一种专用的压接模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编码器铜管的压接模具,该压接模具应能实现旋转编码器铜管与线缆的可靠连接,并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和连接牢固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圆形铜管压接模具,其特征在于该圆形铜管压接模具包括:两个分别制有若干个导向槽且可对接组成圆环柱状模块组的半圆环柱状模块、若干个分别与各导向槽一一匹配且能在导向槽内沿着模块径向滑动的成型销以及两个分别在模块组外圆周面上对接组成圆环片状滑块组以用于推动所述成型销运动的半圆环片状滑块。
所述若干个导向槽均匀分布在模块的轴向一端,每个导向槽均为沿着模块半径方向延伸的扇形柱凹槽,扇形柱凹槽的弧面贯通于模块的外圆周面,而扇形柱凹槽的两平面相交边则通过一窄槽贯通于模块的内圆周面。
所述模块的内圆周面由大半圆面和小半圆面相接而成,所述若干个导向槽均匀分布在小半圆面的外径方向。
所述每个模块制有四个导向槽。
所述成型销为与所述导向槽相适合的扇形柱,扇形柱的两平面相交边制有沿半径方向伸展的销片,销片的厚度小于所述窄槽而长度则大于窄槽;整个成型销的扇形半径也大于导向槽中的扇形柱凹槽的长度。
所述模块的内圆周面与圆形铜管压接模具所压接的铜管外圆周面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圆形铜管压接模具,主要使用了二次成型的压接方式,通过对所压接的铜管外圆周面上施加一定的压力,铜管发生形变但又不破碎,使得铜管管壁上形成多点向内凹陷并卡住线缆的编织层;因此铜管与编织层的连接就变得十分牢固,又完全解决了以前的铆接或焊接存在的易脱落的缺陷,避免了因受外力作用导致芯线或连接部件受损的状况发生,实现了编码器与线缆的可靠连接;而且该圆形铜管压接模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得装配过程也非常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模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模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滑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滑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成型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成型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圆形铜管与线缆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圆形铜管压接模具包括圆环柱状的模块组、圆环片状的滑块组以及成型销;模块组为两个半圆环柱状的模块1对接组成;模块1的内圆周面由大半圆面1-2和小半圆面1-1相接而成,均用于压接铜管,其尺寸与铜管外圆周面匹配;每个模块1的轴向一端(小半圆面1-1的外径方向)制有四个导向槽4,导向槽4均匀分布在模块的轴向端面上;每个导向槽4均为沿模块的半径方向延伸的扇形柱凹槽,该凹槽的扇形柱弧面贯通于模块1的外圆周面上,该凹槽的在模块1轴向上的两平面相交边则通过一窄槽41贯通于模块1的内圆周面;滑块组为两个半圆环片状的滑块2对接组成,每个滑块2分别置于在模块组外圆周面的外侧;由于滑块组的半径略大于模块组的半径,因此滑块组与模块组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成型销3一共有八个,成型销3与导向槽4一一匹配,成型销3能在导向槽4内沿着模块1径向滑动;成型销3是与导向槽4相适合的扇形柱,其扇形柱的两平面相交边制有沿半径方向伸展的扁平状销片31;销片的厚度小于所述窄槽而长度则大于窄槽,成型销3中的扇形柱的半径大于导向槽4中扇形柱凹槽的长度,成型销3的长度也大于导向槽4的长度;滑块2能推动成型销3在导向槽4内滑动,成型销3上的销片可在滑动时突出于模块1的内圆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9所示,首先把编码器圆形铜管5接到指定的线缆6上,然后把该铜管插入模具中(模具安装在压力机上);接着启动压力机上下冲压模具挤压滑块2,滑块2就推动成型销3沿导向槽4向铜管移动,成型销3上的销片就挤压圆形铜管管壁;此时圆形铜管管壁的右端5-2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向内凹陷,并嵌入线缆的屏蔽层7中(同时,编码器圆形铜管5的左端5-1也受到模块1的大半圆面1-2的挤压而收缩),这样圆形铜管和线缆就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如图9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临安森源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临安森源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08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灯头铆接装置
- 下一篇:多用模具公顶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