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轻便照明灯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0255.4 | 申请日: | 201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5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郭淑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禾贸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21/096;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李宇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轻便 照明灯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轻便照明灯改良结构,尤指一种可作为手持灯具或一般照明及紧急照明使用,以LED灯板配合内建锂电池而提高照明亮度,并达到省电及长效供电的LED轻便照明灯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新一代的发光二极管LED因具有高亮度、寿命长、功耗低等功效,己逐渐取代现有灯管成为最佳的照明灯源,由于应用层面广,产值利润相当可观,在业界不断积极研发下,已衍生出许多LED灯制品。
但,传统的家中照明专用的LED灯或紧急照明LED灯通常是固定地设置在建筑物的特定位置,无法随意地加以更动位置,因此不能让消费者当成随手握持的轻便照明工具,更不便于户外使用。
而一般常用的LED手电筒虽然较具机动性,但LED手电筒仅是利用干电池来提供电力,不能使用家中的交流电,而且传统的手电筒必须藉由人为操作才能控制其通电或断电,也不能在巿电突然断电时自动点亮电灯,故在发生停电状况时,使用者必须摸黑才能找到手电筒并启动,对于使用者而言仍然有不方便之处。
再者,传统的LED手电筒上不具有良好的固定装置的设计,大多只适合于手拿使用,并不方便固定在一般的家俱、电器用品或墙上当成定点配置的照明灯具,如此限制了其使用的范围与实质利用性。
而且当LED手电筒外携使用时,若于夜晚突遇到车子故障而需要维修,其光线强度及照射方式,也使其无法完全结合在三角警示结构上当成加强警示工具使用;总之,现有LED灯在整合应用上,还有许多欠缺极待改良之处。
另外,巿面上一般便于携带用LED灯具,在进行户外活动如骑单车、登山、潜水、紧急救难时,难免会碰到水气或落入水里,因此防水性对携带型灯具而言事实上极为重要,也应予一并加强规划。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LED灯结构设计上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可置于定点提供一般照明及紧急照明使用,且既省电,又能长效供电的LED轻便照明灯改良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轻便照明灯改良结构,其包括:
一壳体,呈长筒状,其一边为透光面,另一边为封闭面,壳体中间设有一隔板,该隔板与后方封闭面之间形成一容间,壳体封闭面外部设有背带,且该封闭面的两边间隔位上设有磁铁;
一LED灯板,设于隔板上正对透光面;
一锂电池,呈长条状设在隔板后方的容间内;
两灯盖,呈多阶状设于壳体两端,灯盖内设有电路板与锂电池及LED灯板相连,在一边灯盖上设有电源插孔,而另一边灯盖上设有开关及功能设定钮,以及;
两护盖,套盖在两灯盖上,在护盖上设有一扳取部。
上述方案中,该两灯盖呈凸形,该两护盖呈凹形。
该两护盖的扳取部为一短突片或一弧形凹槽所构成。
该封闭面及隔板由一体成型的铝挤型金属半圆长管所构成,隔板的两侧边突设有长凹槽;而该透光面为一弧形雾化的塑料片体,其片体的两端设有内折片与长凹槽相接。
该两凸形灯盖相对于透光面位置上剖设有一缺口,灯盖与片体间设有穿孔供螺钉穿锁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封闭面外部设有背带,且封闭面的两边间隔位上设有磁铁,因而可作为居家手持灯具或置于定点提供一般照明及紧急照明使用,亦可携带于户外使用及当成安全警示灯,同时以LED灯板配合内建锂电池而提高照明亮度,该锂电池还能被充电,因而能达到省电及长效供电的实用目的。
附图说明
图1系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示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吸附于冰箱上的应用示意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结合在三角警示结构上的应用示意图。
标号说明:壳体…1;半圆长管…10;透光面…11;片体…110;内折片…111;穿孔…112;封闭面…12;隔板…13;长凹槽…131;容间…14;背带…15;磁铁…16;LED灯板…2;锂电池…3;灯盖…4;穿孔…402;电路板…41;电路板…42;电源插孔…43;开关…44;功能设定钮…45;缺口…46;螺钉…460;护盖…5;扳取部…51;短突片…511;冰箱…60;三角警示结构…7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禾贸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禾贸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02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线路自适应电流差动保护方法
- 下一篇: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