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篦子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40150.9 | 申请日: | 2011-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0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 发明(设计)人: | 郭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A45D24/04 | 分类号: | A45D24/04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翁坚刚 |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篦子 | ||
1.一种篦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1)和蓖齿构件(2);把手(1)包括把手主体(11)和设置在把手主体(11)上的沿左右向设置且开口向前的安装槽(12),且安装槽(12)为带有左右槽壁的凹槽;安装槽(12)的左右槽壁与把手主体(11)的前端面的左右两端之间的距离分别为5mm~25mm,或者安装槽(12)的左槽壁与右槽壁之间的距离与把手主体(11)的前端面的左右向的长度相同;把手(1)的安装槽(12)与蓖齿构件(2)的根部相配合,也即蓖齿构件(2)的根部与安装槽(12)过盈配合或者蓖齿构件(2)的根部粘结在安装槽(12)内;把手主体(11)上设置有经过雕和/或刻和/或镶和/或绘而得到的装饰件或装饰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篦子,其特征在于:蓖齿构件(2)由蓖齿(22)的各根篦齿排成一排而形成,把手(1)的安装槽(12)的左右槽壁与把手主体(11)的前端面的左右两端之间的距离分别为5mm~25mm;蓖齿(22)的尾端作为蓖齿构件(2)的根部插入并粘结在安装槽(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篦子,其特征在于:蓖齿构件(2)包括蓖齿根部板件(21)和与蓖齿根部板件(21)固定粘结在一起的篦齿组件;蓖齿根部板件(21)完全位于把手(1)的安装槽(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蓖齿构件(2)的根部与安装槽(12)过盈配合是指:蓖齿构件(2)的蓖齿根部板件(21)的板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从前至后逐渐减小而使得蓖齿根部板件(21)的板体为斜面板体,把手(1)的安装槽(12)的上槽壁与下槽壁之间的距离从前至后逐渐减小而使得安装槽(12)为斜面插槽,且该斜面插槽的上下槽壁的倾斜角度与蓖齿根部板件(21)的板体上下表面的倾斜角度相同,从而蓖齿构件(2)由其根部板件沿前后向插接在把手(1)的安装槽(12)上时,根部板件与插接槽(12)以前后向斜面插接接触的形式相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篦子,其特征在于:篦齿根部板件(21)是由上夹板(21-1)和下夹板(21-2)分上下靠近在一起而组成的分体式板件;
将所述的一组篦齿(22)的各根篦齿排成一排而形成的组件作为篦齿组件;或者篦齿组件的结构是:篦齿构件(2)还包括2根挡条(23),所述的一组篦齿(22)的各根篦齿排成一排组成篦齿组、再在篦齿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根挡条(23)而组成篦齿组件;
将上夹板(21-1)设置在上述篦齿组件的后部的上方,将下夹板(21-2)设置在上述篦齿组件的后部的下方,再通过防水胶粘剂将三者粘结固定连接在一起而得到篦齿构件(2)。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之一所述的篦子,其特征在于:相邻的蓖齿(22)之间的齿间距为0.05 mm~0.3mm,单根蓖齿(22)的厚度为0. 5 mm~1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的把手主体(11)为设有安装槽(12)的一体成形件;
或者把手主体(11)是由下座(11-1)和上座(11-2)粘连固定而成的设有安装槽(12)的构件,其中下座(11-1)的上部前端设有一个沿左右向伸展的缺口,上座(11-2)的下部前端也设有一个沿左右向伸展的缺口,下座(11-1)的缺口和上座(11-2)的缺口粘结固定在一起的同时,下座(11-1)的缺口和上座(11-2)的缺口则共同形成把手(1)的安装槽(12);
或者把手主体(11)是由下座(11-1)和上板(11-3)粘结固定而成的设有安装槽(12)的构件,下座(11-1)的上部前端设有与蓖齿构件(2)的根部相配合的缺口,上板(11-3)覆盖在下座(11-1)的缺口上,且上板(11-3)的左侧、后侧和右侧的边缘部位均粘结固定在下座(11-1)的缺口的外周边缘的上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篦子,其特征在于:安装槽(12)的宽度为1.5mm~2.5mm,深度为3 mm~8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篦子,其特征在于:篦子的把手主体(11)的材料为竹子、木材、陶瓷、琉璃、玻璃、金、银、玉石、塑料或者铅锡合金、铝合金、黄铜、青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未经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015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橡胶硫化成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超能供电系统的电动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