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测井电缆沥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9943.9 | 申请日: | 201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5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岳小华;李友全;薛元真;高安邦;高建福;黄成江;张金柱;陈清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H02G15/0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王锡洪 |
地址: | 10002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井 电缆 沥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油井测试过程中始终抱紧电缆沥油沥水的的测井电缆沥油器,解决电缆密封脂和井内油水随电缆带出污染环境的问题。
背景技术
在对油水井测试过程中,电缆的密封是靠密封脂进行密封的,由于油水井的深度都在1500-3000米的深度,起下仪器的时间很长,电缆摩擦生热,有些密封脂变稀失去密封作用,造成密封脂和油井内的油水泄溢或喷溅到井口和测试人员的身上,或被电缆携带到铰车滚筒上,不仅污染了环境,还危及测试人员的身心健康,为了不影响测试工作,测试人员用棉纱握住电缆不让油水携带绞车滚筒上,腐蚀污染电缆,影响正常的测试工作,这种方法劳动强度大,如果井内压力突然增高引起井喷,会伤及测试人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井电缆沥油器,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电缆密封脂和井内油水随电缆汇漏污染,环境和伤及测试人员身心健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压帽、沥油橡胶、沥油器主体和吊耳,其特征在于沥油器主体设为圆桶状,上部设有螺纹连接的压帽,底部中心设有电缆孔,外周一侧竖向上设有套进电缆的开口槽,在压帽与底部之间设有圆柱形沥油橡胶,在沥油器主体外周中部对称设有两个吊耳,在压帽和沥油橡胶的中心设有电缆孔,一侧竖向上设有套进电缆的开口槽。
压帽设为圆柱形,上部直径小,下部直径大,下部设有公螺纹,底部设为 喇叭口;沥油橡胶下端部设为箭头向下的锥形。
本实用新型与人工滤电缆外表油和水的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利用开口槽套进电缆时操作简单,只要把压帽,油滤器主体和沥油橡胶的套进电缆的进口槽对在一条竖向水平线上就可把电缆套进,密封在电缆孔内,通过调整压帽的任意角度就可把套进电缆孔的开口槽密封起来,把电缆密封脂和油井泄出的油水滤下,不会从测井电缆沥油器以外的地方泄漏出,使其得到控制。
2、沥下的密封脂和油水可收集在储存盒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不用人工沥油,测试人员可远离现场,不会危及测试人员的身心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沥油橡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帽2-沥油橡胶3-沥油器主体4-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公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通过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压帽1、沥油橡胶2、沥油器主体3和吊耳4,其特征在于沥油器主体设为圆桶状,上部设有螺纹连接的压帽,底部中心设有电缆孔,外周一侧竖向上设有套进电缆的开口槽,在压帽与底部之间设有圆柱形沥油橡胶,在沥油器主体外周中部对称设有两个吊耳,在压帽和沥油橡胶的中心设有电缆孔,一侧竖向上设有套进电缆的开口槽。
在应用本实用新型时,可通过吊耳4挂在井口上或变向定滑轮的下边,使其套在测试电缆上,通过该电缆沥油器滤下的密封脂和井内的油水流进收集盒内,免除人工沥油的过程,确保测试工作的正常运行和避免危及测试人员的身心健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99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烟型具有强弱功效的艾灸磁疗靠卧两用装置
- 下一篇:集成隐型式节水洗脸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