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量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9798.4 | 申请日: | 201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0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军;陈酉冰;潘逸明;高海波;朱江华;徐勤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长龄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G7/08 | 分类号: | F03G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量 回收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特别地,是一种用于回收液压减震器能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车辆及履带机械的行走装置上都安装有液压减震器,当车辆经过起伏路面时,液压减震器会发生缓冲伸缩,由于这种伸缩非一般机械需要的转动形式,因此,这种伸缩的能量大部分只能转化为热量散发到空气中,造成了能量的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量回收装置,该能量回收装置可以将液压减震器的伸缩能传递到轴承上,作为连续的旋转动力输出,以减小机械能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该能量回收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轮轴组,所述轮轴组各包括相互轴接的一个卡式飞轮和一个齿轮;两个所述轮轴组中的所述齿轮相互啮合,且两个所述轮轴组中,各自的卡式飞轮的锁定方向相反;且该两个所述轮轴组中的所述卡式飞轮共同与设置于机械设备减震器的活塞柱上的齿条相配合;两个所述轮轴组中的一个轮轴组的轴端延伸一个驱动轴作为动力输出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两个所述轮轴组中的卡式飞轮的锁定方向相反,因此,在同一时刻,机械设备减震器活塞柱上的齿条只能驱动一个卡式飞轮,亦即只能直接驱动一个轮轴组,而在所述齿条直接驱动另一个轮轴组时,所述另一个轮轴组将通过齿轮带动由所述齿条先前所直接驱动的轮轴组继续旋转,从而使先前的轮轴组保持连续地旋转动力输出;该能量回收装置可以将液压减震器的伸缩能传递到轴承上,作为连续的旋转动力输出,以减小机械能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能量回收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该能量回收装置包括两个轮轴组1、2,所述轮轴组1、2各包括相互轴接的一个卡式飞轮11、21和一个齿轮12、22;所述两个轮轴组1、2平行设置,并且,在该两个轮轴组中,第一轮轴组1的第一齿轮12与第二轮轴组2的第二齿轮22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轮轴组1的第一卡式飞轮11与第二轮轴组2的第二卡式飞轮21共同与设置于机械设备减震器3的活塞柱31上的齿条32相配合;并且,所述第一卡式飞轮11和第二卡式飞轮21的锁定方向相反;亦即,在所述第一卡式飞轮11和第二卡式飞轮21所在的平面内,若第一卡式飞轮11的锁定方向为顺时针,则第二卡式飞轮22的锁定方向为逆时针;所述第二轮轴组2的轴端延伸一个驱动轴4作为动力输出轴,以驱动其它旋转设备。
上述能量回收装置在工作时,机械设备减震器3的活塞柱31上下移动,所述齿条32亦上下移动,由于所述两个轮轴组1、2的第一卡式飞轮11和第二卡式飞轮21的锁定方向相反,因此,同一时刻,只有一个轮轴组被所述齿条32所直接驱动,另一个轮轴组则在被所述齿条32所直接驱动的轮轴组的齿轮所带动,如此,若所述第二卡式飞轮21的锁定方向为逆时针,则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所述齿条32向下移动时,第二卡式飞轮21被所述齿条32直接驱动,并带动第二轮轴组2逆时针旋转;当所述齿条32向上移动时,所述第二卡式飞轮21处于非锁定状态,无法被齿条32驱动,而所述第一卡式飞轮11则处于锁定状态,被齿条32直接驱动,并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通过第一齿轮12带动第二齿轮22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使所述第二轮轴组2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此,所述第二轮轴组2始终处于逆时针旋转状态,即可通过所述驱动轴4向外连续输出旋转运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长龄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长龄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97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铅酸蓄电池外壳
- 下一篇:一种聚乙烯醇缩丁醛环保复合材料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