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擦和链条共线驱动的输送车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8965.3 | 申请日: | 201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2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贺小玉;尹海兵;张淑慧;杨秉华;冀万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东杰智能物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5/06 | 分类号: | B65G35/06 |
代理公司: | 山西科贝律师事务所 14106 | 代理人: | 陈奇 |
地址: | 030008***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 链条 共线 驱动 输送 车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自动化生产线中的车辆输送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适应多种工况可灵活组合驱动方式的车辆输送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自动化生产程度的提高,传统的车辆输送机组已无法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现有的链条驱动输送机组存在运行速度低的问题, 摩擦驱动的输送机组中的聚氨酯材料的驱动轮因无法使用于高温,酸碱环境等特殊环境,而使单一的靠摩擦驱动的输送机组的使用也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到了自动化生产效率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擦和链条共线驱动的输送车组,解决了现有系统存在的由于单一方式驱动造成自动化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案解决以上问题的:
一种摩擦和链条共线驱动的输送车组,包括输送机轨道,在输送机轨道上依次设置有前小车、第一中小车、第二中小车和后小车,在前小车上设置有牵引爪和止退爪,小车间连杆沿输送线方向分别通过车杆连接销依次与前小车、第一中小车、第二中小车和后小车连接,在输送机轨道上间隔地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摩擦驱动轮,摩擦驱动轮的轮面与小车间连杆的侧面摩擦接触,在小车间连杆的下面固定设置有吊具,在吊具上设置有被运输车辆。
所述的小车间连杆是由多节连杆通过连杆连接销连接而成的。
本实用新型车组具有适应链条牵引和摩擦驱动两种运行状态,极大提高了整个输送设备的功能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一种摩擦和链条共线驱动的输送车组,包括输送机轨道,在输送机轨道上依次设置有前小车1、第一中小车5、第二中小车6和后小车7,在前小车1上设置有牵引爪2和止退爪3,小车间连杆8沿输送线方向分别通过车杆连接销4依次与前小车1、第一中小车5、第二中小车6和后小车7连接,输送机在水平轨道及高速快节拍输送区域轨道上间隔地设置有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连接有摩擦驱动轮13,摩擦驱动轮13的轮面与小车间连杆8的侧面摩擦接触,在小车间连杆8的下面固定设置有吊具10,在吊具10上设置有被运输车辆11。
所述的小车间连杆8是由多节连杆通过连杆连接销9连接而成的。
在复杂输送系统中,在水平轨道及高速快节拍输送区域,驱动电机12带动包覆聚氨酯材料的摩擦驱动轮13转动,驱动小车间连杆8实现快速运行;在轨道上下坡区域及高温或酸碱环境下,由牵引链条通过前小车1上设置的牵引爪2带动整个车组输送。本实用新星实现了工件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接的连续输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传统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对传统的输送车组的结构进行改进,使车组能够同时在链条牵引和摩擦式驱动模式下运行,达到整个生产线的连续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东杰智能物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东杰智能物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89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G 运输或贮存装置,例如装载或倾斜用输送机;车间输送机系统;气动管道输送机
B65G35-00 其他类不包含的机械输送机
B65G35-02 . 包含有配置成使圆柱形物件在支承表面上滚动的环形牵引元件,如牵引带
B65G35-04 . 包含有挠性载荷运载体,如输送带的,此挠性载荷运载体在一端卷紧而在另一端放松
B65G35-06 . 包含有沿一通路,如封闭通路移动的荷载运载体,并且此运载体适合于与沿通路间隔配置的一系列牵引元件中的任何一个啮合
B65G35-08 . 包含有可在通路,如封闭通路内移动的互不连接的载荷运载体系列,如许多皮带区段,这些载体适合于相互接触并由配置成使每个载荷运载体依次啮合的装置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