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RFID技术的电缆监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38740.8 | 申请日: | 2011-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6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飞;陶遂;吴世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rfid 技术 电缆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线电缆监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电缆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领域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电缆作为输送电力的重要媒介,在企业生产、居民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对输电电缆的维护是电力输送领域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除了架空线路以外,现在很多城市正在以地下高压电缆取代高空线路,电缆所处的环境复杂,给维护工作带了更多的困难,要做以下运行维护和检修试验工作:
①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巡视,以发现电缆及其附属设施的异常和隐患并及时处理;
②每季度对电缆终端、中间接头和附属设施进行一次红外热成像测试;
③每季度测量一次电缆护层循环电流;
④在新电缆投运一年后进行一次预防性试验,此后每6年进行一次预防性试验。
实际工作中,上述维护检测工作均需要人工到现场操作,由于电缆线路越来越多,要严格按规程来做仅凭借人工完成已经不太可能了,然而不能及时对电缆进行维护,将对电力输送带到极大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电缆监测系统,通过使用该系统,可24小时全天候对电缆进行监测,解决长距离输电线路上电缆维护的困难,减少维护检修人力物力的投入,有效降低电力运营的成本,提高电力输送的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电缆监测系统,包括复数个检测模块、阅读器模块、远程服务器组件及手持器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分别间隔布置于电缆上,每一所述检测模块由传感器组件及RFID标签组成,所述传感器组件采集数据发送至RFID标签,所述阅读器模块读取相应范围内RFID标签内存中的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远程服务器组件连接;所述手持器模块包括读卡器与显示装置,所述读卡器读取相应范围内RFID标签内存中数据,并由所述显示装置显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张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并集成于所述RFID标签上。
上文中,复数个检测模块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于输电电缆上,由传感器组件分别采集相应位置处电缆表层的张力及内部的温度、湿度等物理信息,并将信息写入RFID标签的自带可擦写内存中,所述RFID标签定时将标签ID号以及线路信息发送给阅读器模块,所述阅读器模块根据接收信号的能力,每间隔一段距离设置,接收附近范围内RFID标签信息,并通过无线网络将信息传送至远程服务器组件上,无线网络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GPRS、3G等实现。所述远程服务器组件接收各个阅读器模块发送来的信息,并采用数据库储存,运用C/S架构软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当出现异常情况时,显示报警信号,生成检修列表。而检修人员根据检修列表,借助手持器模块内的读卡器,就近获取附近的RFID标签信息,通过显示装置显示,便于检修人员确定损坏的电缆位置,及时修复,保证整个电力的正常安全输送。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缆上设置多个检测模块,利用传感器组件采集电缆各项物理信息,并存储于RFID标签内存中,定期向阅读器模块发送信息,阅读器模块获取附近RFID标签存储信息,由无线网络发送至远程服务器组件上,供监管人员查看,当出现异常情况时报警,派遣人员到现场修复,而现场人员则利用手持器模块在现场获取RFID标签信息,准确查找异常信号位置,及时修复,保证整个电力的正常安全输送;
2.利用检测模块对输电电缆进行24小时全天候的监测,解决了长距离输电线路上电缆维护困难的问题,减少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有效降低了电力运营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网络通信的拓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电缆监测系统,包括复数个检测模块、阅读器模块、远程服务器组件及手持器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分别间隔布置于电缆上,每一所述检测模块由传感器组件及RFID标签组成,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张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并集成于所述RFID标签上,传感器组件采集数据发送至RFID标签,所述阅读器模块读取相应范围内RFID标签电可擦除内存EEPROM中的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GPRS与所述远程服务器组件连接;所述手持器模块包括读卡器与显示装置,所述读卡器读取相应范围内RFID标签内存EEPROM中数据,并由所述显示装置显示。
使用时,在输送电缆线上每隔一定距离安装一个检测模块,作为一个节点检测附近一段区域内的电缆状况,包括测量电缆表皮的张力、内部的湿度、温度,阅读器模块读取相应范围内(即电磁波感应区域内)多个RFID标签信息,包括各自的检测数据及ID号,阅读器模块存储一定量的信息并通过无线网络将信息和标签ID号发送给远程服务器组件。远程服务器组件上安装有C/S架构软件及相应的数据库软件,将各个阅读器模块发送的数据存储于数据库中,并运用C/S架构软件对信息进行处理,当出现异常情况时,显示报警信号,生成检修列表,实现电缆状况的24小时不间断监测功能。根据检修列表派遣维修人员到现场操作,并通过手持器模块接收附近RFID标签信号,在现场可精确确定损坏电缆位置,及时进行维护修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87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