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现场组装型光纤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38677.8 | 申请日: | 2011-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0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 发明(设计)人: | 茹志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展通电信设备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雷电 |
| 地址: | 31545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现场 组装 光纤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光纤安装的连接装置,在接续过程当中采用高精度毛细管或者V型槽片加侧压的技术可使光纤精确定位和对接,利用卡扣固定皮线光缆,适合施工现场快速组装并且可以重复开启使用。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可重复开启使用的现场组装型光纤连接器装置产品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固定光纤和外皮。
光纤的固定:一种是通过侧压金属片对准两根光纤端头实现光纤对接成端的,另一种是通过压紧对合的塑料块固定光纤实现光纤对接成端的。其中在金属片或者对合的塑料块中设用于光纤对接的V型槽;在V型槽的光纤端头连接位置滴入液态物质以提供接续点的光透性;压紧装置的动作是侧压金属片或者对合的塑料块来减少V型槽缝隙从而压紧对准光纤来实现两根光纤的对接成端的。
外皮的固定:一种是通过卡安装外皮端头的塑料卡子利用倒齿的结构实现的,另外一种是通过带螺纹的锥套锁紧锥爪,通过锥爪的收缩直接固定外皮。
但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
光纤的固定:金属片对准固定机构中,金属片和塑料的热胀冷缩系数不一样,会使光纤接续点距离加大,接续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再者任何的金属件在冲压工艺当中都会出现毛刺以及金属件变形,毛刺会割伤光纤的表面,而金属件变形更会使两根光纤的对接面产生错位,再者有色金属长期与空气接触表面会发生化学反应而腐蚀金属表面,这都会直接影响到光纤的接续质量。
而另外一种塑料块对合的光纤通道往往是常闭的,光纤穿入时首先需要顶开压块,但塑料件的表面光滑度低,顶开过程当中易损伤V型槽的表面,产生塑料碎屑而污染接续点,影响通光,造成接续质量的下降。而对合塑料中间有提高光透性的液态物质,它的副作用是使两个表面吸合在一起,光纤穿入时顶开力大大增加,甚至造成穿入过程中的断纤现象。再者任何塑料件在注塑成型过程当中无可避免的都会出现收缩变形、翘曲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光纤对接通道的平直度,使两根光纤的对接面产生错位,从而影响到最终光纤接续的质量。再者塑料V槽由于其本身的硬度不够,经过多次重复开启之后,表面会形成不规则的凹陷。由此造成对光纤夹持力的降低而严重影响到光纤的信号稳定性。
外皮的固定:塑料固定块的倒齿结构中的塑料小牙齿,由于很细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断裂,导致光纤脱落;在注塑过程当中容易变形,导致后续使用过程当中,夹持力会有大小;而另外一种锥爪的收缩需要旋紧锥套,旋紧过程当中光缆外皮容易滑动,影响成功率,而且操作时间长。
陶瓷插芯的固定是靠与塑料件的紧配合或者胶水粘的方式实现,由于塑料材质以及注塑工艺的不稳定,紧的时候容易把配合面涨裂,松的时候经过几次插拔以后陶瓷插芯容易松动或者脱落,引起信号中断。
固定光纤的前置部分和固定光缆外皮的后置部分连接,一种是胶水粘接的方式,一种是塑料扣位的方式。胶水粘接的方式,完全取决与操作工人的手法,加多了溢到表面,加少了粘接强度不够。塑料扣位的方式,因其本身塑料的强度问题,承受的拉力是有限的。
光纤的材质是石英玻璃,而目前市面上的产品与之对接的V槽通道一种是金属的,另外一种是塑料的。无论用哪种V槽跟光纤相配都存在热胀冷缩系数不一致的问题。容易受到温度变化、材料老化而影响接续的质量。
目前市面上的产品无论是塑料V槽的还是金属V槽的,在光纤没有接续以前,通道都是开放式的,由于尾部穿皮线光缆的口部没有采取任何阻挡灰尘进入的措施,在施工一线恶劣的环境下面,穿纤过程中很容易把外界的灰尘带到V槽里而污染匹配液。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光纤对接通道的截面是一个圆(毛细管)或三角形(V型槽片),圆直径的加工精度可以达到1um左右,在加工过程当中对光纤对接通道的精度进行精确控制。高精度的光纤对接通道,加上起微调作用的侧面压紧机构,就可以实现光纤的精确对接。而另外一种结构的V型槽片加工精度同样可以达到1um左右,高精度、高光滑的表面加上侧压机构,就可以实现光纤的精确对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展通电信设备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展通电信设备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86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