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热锅的感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8408.1 | 申请日: | 201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4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杨云;李剑锋;吴金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00 | 分类号: | A47J36/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科顺专利事务所 44250 | 代理人: | 梁红缨 |
地址: | 5283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热锅 感温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感温器,尤其是一种应用于电炖锅等电热锅产品的侧面进行感温的用于电热锅的感温器,属于用于电热锅的感温器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陶瓷类内锅的电炖锅等电热锅产品,大都采用底部加热的方式工作,而感温器一般都设置在发热器的中央,由感温器接触内锅的底部中央进行感温。这种结构的缺点是:1、感温器设置在发热器的中央,受发热器的辐射加热,温升高,且不能正确反映内锅的温度情况;2、由于陶瓷内锅是热的不良导体,内锅温度上升缓慢,但发热器温度上升快,导致内锅底部的温度低于感温器的温度,这样电热锅在内锅中无水的干烧情况下,无法准确判断电热锅的工作状态,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电热锅在内锅中有水的正常工作情况下,无法准确判断内锅中的水温;3、由于陶瓷内锅的加工工艺特性,陶瓷内锅成型后的壁厚都不均匀,这就导致内锅表面各点的温度差异大,现有感温器一般都是单点接触内锅,因而无法准确识别内锅的温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温准确的用于电热锅的感温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电热锅的感温器,包括热敏电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电热锅的内锅侧壁相贴合的环形感温片、将热敏电阻固定在感温片下方的压片及将环形感温片弹性的固定在电热锅上的固定装置。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导柱、弹簧和销钉,其中所述导柱与感温片固定,在导柱的底端设有销钉孔,所述弹簧套置于导柱上,弹簧的一端顶靠环形感温片,弹簧的另一端顶靠电热锅的外锅,所述销钉卡入位于外锅底部下方并插入销钉孔中。
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螺母,所述环形感温片上设有水平方向的装配台,在所述装配台上设有装配孔,所述导柱从上端插入装配孔中,导柱的导柱头卡置于装配孔上,所述螺母从下方旋入导柱头下方的螺纹将导柱与环形感温片固定。
所述环形感温片上设有两片定位片;所述压片的中部设有凹槽,压片的两侧设有定位孔,所述热敏电阻安装在凹槽中,所述定位片卡入定位孔中将压片和热敏电阻固定在环形感温片的下方。
所述环形感温片的断面呈喇叭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由于感温器安装于内锅侧面底部,感温器与内锅表面进行面接触,将内锅表面分布不均匀的温度聚集于感温器的感温片上,由于感温片的良好导热性,感温片感测温度较高的地方会迅速将热量传递到感测温度较低的地方,再将均匀的温度传递给热敏电阻,且感温器不会受加热器的辐射加热和内锅壁厚不均匀的影响,因此本实用新型感温器能准确识别内锅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应用感温器的电炖锅有内锅状态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4是应用感温器的电炖锅的另一角度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应用感温器的电炖锅没有内锅状态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如图1、6所示,一种用于电热锅的感温器5,包括环形感温片51、热敏电阻52、固定热敏电阻的压片53、将环形感温片51弹性固定在电热锅上的固定装置。在本实施例中,环形感温片51设计为与电热锅的内锅侧壁相贴合的环形,在环形感温片51上设有定位片511;在压片53的中部设在凹槽532,热敏电阻52设在凹槽532中,在压片53两侧设有定位孔531,定位片511卡入定位孔531中将压片53固定在环形感温片51下方,确保热敏电阻52与感温片51紧密接触。当然也可以采用焊接、铆接等其他方式将压片53与感温片51固定。本实施例中感温片51采用导热性良好的铝材质。
本实施中固定装置包括导柱54、螺母55、弹簧56和销钉57,感温片51上设有水平方向的装配台512,装配台512上设有装配孔513,导柱54从上端插入装配孔513,导柱头541卡置于装配孔513上,螺母55从下方旋入导柱头541下方的螺纹542,将导柱54与感温片51固定在一起。当然,也可以采用焊接、铆接等其他方式将导柱固定。导柱54的底端还设有销钉孔543。
下面以应用本实施例感温器的电炖锅产品为例,对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84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蒸汽磨豆咖啡机
- 下一篇:一种即热式饮水机的蓄热水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