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颗粒状的过瘤胃葡萄糖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8242.3 | 申请日: | 201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8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海;魏秀莲;陈凤林;韩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春海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颗粒状 瘤胃 葡萄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瘤胃葡萄糖,尤其涉及一种颗粒状的过瘤胃葡萄糖。
背景技术
目前奶牛发生酮病时通常只能采用静脉注射葡萄糖的办法治疗,通常要连续给奶牛注射5天,很不方便。而对这一疾病的预防没有有效办法,用葡萄糖直接添加到日粮中不能预防奶牛酮病,因为葡萄糖直接加入日粮中在瘤胃中会被瘤胃微生物破坏,不能通过瘤胃。葡萄糖需要用能在瘤胃中不被降解的物质加以保护,才能通过瘤胃发挥作用。过瘤胃保护技术(简称过瘤胃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把一些容易被瘤胃微生物破坏的营养物质保护起来使之不被瘤胃微生物分解,到达邹胃和肠道中再崩解释放出来,被反刍动物利用。但是大多过瘤胃保护技术都是研究氨基酸的过瘤胃保护,而对葡萄糖的过瘤胃保护技术未见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对葡萄糖的过瘤胃保护技术未见报道的不足,提供一种颗粒状的过瘤胃葡萄糖。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颗粒状的过瘤胃葡萄糖包括颗粒状的葡萄糖,和包覆在所述颗粒状葡萄糖表面的包衣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颗粒状的葡萄糖的粒径为30目~40目。
进一步,所述颗粒状的过瘤胃葡萄糖的粒径为20目~30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颗粒状的过瘤胃葡萄糖使葡萄糖在瘤胃中不被降解,到达肠道中有效释放,不但能有效治疗奶牛酮病,而且能有效预防酮病,同时还能为牛提供过瘤胃碳水化合物,提高产奶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颗粒状的过瘤胃葡萄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颗粒状的过瘤胃葡萄糖在肠胃内释放的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所述颗粒状的过瘤胃葡萄糖包括颗粒状的葡萄糖1,和包覆在所述颗粒状葡萄糖1表面的包衣层2。所述颗粒状的葡萄糖1的粒径为30目~40目。所述颗粒状的葡萄糖1包衣后形成的颗粒状的过瘤胃葡萄糖的粒径为20目~30目。
如图2所示,所述包衣层2在真胃穿孔,到达肠道中破膜后能有效释放,不但能有效治疗奶牛酮病,而且能有效预防酮病,同时还能为牛提供过瘤胃碳水化合物,提高产奶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春海,未经刘春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82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