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干燥过滤器的水冷式低温制冷压缩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7564.6 | 申请日: | 201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9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阚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晶冷工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1/04 | 分类号: | F25B41/04;F25B41/0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侯雁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干燥 过滤器 水冷 低温 制冷 压缩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力循环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制冷压缩机实现热力循环的带有干燥过滤器的水冷式低温制冷压缩机组。
背景技术
制冷系统在压缩机的带动下运行,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会逐步累积部分水,该水会混入制冷剂中并影响压缩机和整个制冷系统的运行。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089518A公开一种风冷水冷式双蒸发器热水机组,它具有一由压缩机、水冷式冷凝器、风冷式蒸发器、水冷式蒸发器组成的制冷循环回路,该回路设有控制器,压缩机通过一四通阀连接水冷式冷凝器,水冷式冷凝器上连接有进、出水口,水冷式冷凝器连接热力膨胀阀,热力膨胀阀的出口分别连接水冷式蒸发器和风冷式蒸发器,水冷式蒸发器上设有进、出水口,水冷式蒸发器和风冷式蒸发器连接四通阀,四通阀连接压缩机的制冷剂循环系统。其主要不足:无法解决制冷剂中的水分,稳定性和可靠性一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去除制冷剂水分的带有干燥过滤器的水冷式低温制冷压缩机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干燥过滤器的水冷式低温制冷压缩机组,其包括:含吸气进口和排气出口的压缩机、冷凝器、包含感温包的膨胀阀A和蒸发器,排气出口依次连接冷凝器、膨胀阀A、蒸发器和吸气进口,膨胀阀A的感温包连接在蒸发器和吸气进口之间,所述冷凝器通过干燥过滤器与所述膨胀阀A连接。
进一步,所述干燥过滤器通过视液镜与所述膨胀阀A连接。
进一步,所述压缩机是中温螺杆压缩机。
进一步,所述排气出口和冷凝器之间设手阀D。
更进一步,所述冷凝器和干燥过滤器之间设手阀A;所述干燥过滤器和视液镜之间设手阀B;所述视液镜和膨胀阀A之间设手阀C。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设干燥过滤器,有效去除机组制冷剂中的水分,提高机组的稳定性、可靠性。
(2)设视液镜,方便观测机组中冷却液的情况。
(3)采用中温螺杆压缩机,提高机组的效能。
(4)设手阀D,方便控制整个机组的运行,方便检修。
(5)设手阀A、手阀B和手阀C,方便控制制冷剂的流动,提高整个机组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中:1、压缩机,1-1、吸气进口,1-2、排气出口,2、冷凝器,3、膨胀阀,4、蒸发器,5、干燥过滤器,6、手阀A,7、手阀B,8、手阀C,9、视液镜,10、手阀D。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干燥过滤器的水冷式低温制冷压缩机组,其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包含感温包的膨胀阀A3、蒸发器4和干燥过滤器5。
压缩机1包括吸气进口1-1和排气出口1-2。排气出口1-2依次连接冷凝器2、干燥过滤器5、膨胀阀A3、蒸发器4和吸气进口1-1。膨胀阀A3的感温包连接在蒸发器4和吸气进口1-1之间。
正常工作时,压缩机1运行,制冷剂依次通过冷凝器2、干燥过滤器5、膨胀阀3和蒸发器4回流到压缩机1。由于在水冷凝器2和视液镜9之间设干燥过滤器5,制冷剂中的水分会被排除,从而提高整个机组的稳定性、可靠性。
为方便观测机组中冷却液,在膨胀阀A3和干燥过滤器5之间设视液镜9。
正常工作时,压缩机1运行,制冷剂依次通过冷凝器2、干燥过滤器5、视液镜9、膨胀阀3和蒸发器4回流到压缩机1。
上述压缩机1优选中温螺杆压缩机,进一步提高机组的效能。
为方便控制制冷剂的流动,方便控制整个机组的运行,方便检修。排气出口1-2和冷凝器2之间设手阀D10。冷凝器2和干燥过滤器5之间设手阀A6;干燥过滤器5和视液镜9之间设手阀B7;视液镜9和膨胀阀A3之间设手阀C8。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或等效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晶冷工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晶冷工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75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