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套管的弹性抓钳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7132.5 | 申请日: | 201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3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温冰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冰涛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A61B17/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套管 弹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套管的弹性抓钳。
背景技术
随着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经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英文原文为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简称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日趋成熟,并以其微创优势和良好的疗效在腰椎盘突出的外科治疗方面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若应用不当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实际上,术中髓核遗漏的发生率为1.1%,究其原因是髓核遗漏往往与没有一种器械可以将脱出的髓核(即游离在椎管内且位于椎间盘水平以下的髓核)取出有关,因为现在所用的器械只能直来直去,无法转弯,因而也就无法将游离的髓核取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游离在椎管内且位于椎间盘水平以下的髓核及时取出的带有套管的弹性抓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有套管的弹性抓钳,包括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固定手柄与活动手柄为铰链连接,固定手柄上固定连接有钳杆,活动手柄上活动连接有拉杆,拉杆从钳杆中间穿过,拉杆的另一端传动连接有一对钳夹,其特征是:钳杆的前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拉杆从弹簧中间穿过;所述钳杆外面套有套管,套管的其中一端封闭,套管的侧壁上开有缺口,缺口位于套管的封闭端。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钳杆的前部连接有弹簧,这使钳杆的前部可以弯曲,在套管封闭端的限制下,钳夹能够从套管上的缺口处伸出,使钳夹的运动不再是直来直去,而是可以转弯的,这给手术操作带来了方便;另外,通过转动套管还能够使钳夹转向,从而方便地将游离在椎管内且位于椎间盘水平以 下的髓核取出而不伤害其他组织,克服了钳夹在前端无法控制方向的弊端,避免了因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抓破硬膜囊及神经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抓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I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钳夹;2、弹簧;3、缺口;4、钳杆;5、套管;6、拉杆;7、固定手柄;8、活动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带有套管的弹性抓钳,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包括固定手柄7和活动手柄8,固定手柄7与活动手柄8为铰链连接,固定手柄7上固定连接有钳杆4,活动手柄8上活动连接有拉杆6,拉杆6从钳杆4中间穿过,拉杆6的另一端传动连接有一对钳夹1,钳杆4的前部固定连接有弹簧2,所述拉杆6从弹簧2中间穿过;所述钳杆4外面套有套管5,套管5的其中一端封闭,套管5的侧壁上开有缺口3,缺口3位于套管5的封闭端。
制作本实用新型时,钳杆的总长度制作成35cm,弹簧的长度为3cm,弹簧前端的钳杆和钳夹咬合后的长度为2cm,钳杆的直径为0.25cm;套管的长度为30cm,套管侧壁上的缺口长度为3cm,套管的内径为0.3cm,套管的外径为0.4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冰涛,未经温冰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71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神经外科用臂托
- 下一篇:防止内耳道损伤的专用听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