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密校装升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7116.6 | 申请日: | 201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46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徐娅萍;顾立彬;周魏雄;张春文;陈自立;苏晓;谭小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F7/00 | 分类号: | B66F7/00;B66F7/14;B66F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2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密 升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机械校装的精密校装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无论是在工程建设还是在大型装备制造业中零部件的校装都是整个项目顺利完成的关键环节,校装对其进度和性能都有较强的制约作用。在现有技术中,校装的升降装置大多采用滑动导轨式结构和液压驱动。
中国专利200720093819中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中心销定位升降架,这种可移动式中心销定位升降架利用滑动导轨来完成装置的升降任务,但其对导轨的制造、装配精度要求较高,且导轨不可伸缩,而其立式安装使得整个结构庞大、操作不便;同时,该升降架的定位也不方便,缺少可调节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在专利200920130084中描述了一种多用途液压升降装置,该液压驱动升降装置是利用液压机构的升降油缸的驱动完成装置的升降,但液压机构对于运动的控制还存在有不足,在运动行程中难以在任意位置停止;同时,液压机构的结构庞大较复杂,存在泄漏或污染环境,而且使用维护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庞大较复杂,使用维护不方便,定位缺少可调节性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精密校装升降装置,其目的是合理利用升降装置的结构形式,实现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位精度高、运动连续性好,在复杂环境下进行连续的高效率的校装工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移动底座、端镜架、移动升降机构组成,端镜架安装在移动底座上部,两端固定在移动底座的前定位板和后定位板上;活动梁机构安装固定在移动底座的推动把手一侧,活动梁机构可向外侧自由转动,移动升降机构安置在移动底座内的底板上,固定移动底座至工位处并锁定脚轮,调整移动升降机构的初始工位,使其处于端镜架的第一个校装位置的下方,定位移动升降机构,将校装物件放置在端镜架内工作盘上。
所述的移动底座包括活动梁机构、前定位板、后定位板、端镜架定位座、定位圆柱、定位块、右挡板、底板、三角压板、方钢管、推动把手、脚轮连接板、脚轮;移动底座为方钢管焊接成的长方形框架体,移动底座上部安装有前定位板和后定位板,后定位板上分布设置两个端镜架定位座与端镜架上一端的定位凸耳连接;前定位板上中间部位设置有定位圆柱,定位圆柱两侧分布设置两个定位块,与端镜架的另一端连接;移动底座的一端安装有推动把手,活动梁机构安装固定在移动底座上推动把手一侧,与左侧面挡板固定连接,移动底座框架体内底部安装有底板,三角压板固定于底板两侧长边部位;移动底座框架体外下部四角通过脚轮连接板安装有脚轮,支撑移动底座。
所述的活动梁机构包括套筒、固定轴、活动横梁、左侧面挡板,活动梁机构与移动底座上左侧面挡板固定连接,固定轴穿过左侧面挡板圆柱孔、套筒圆柱孔和活动横梁圆柱孔,固定在左侧面挡板上,套筒固定于活动横梁内部,活动梁机构可水平顺时针转动90°。
所述的右挡板包括右侧面挡板、长套筒、插销,活动横梁置于移动底座上右侧面挡板内,插销通过长套筒的圆柱孔插入活动横梁内,并固定活动梁机构,活动梁机构可自由转动,当抬放移动升降机构时需拔出插销,将活动梁机构顺时针转动90°,将移动升降机构安置在移动底座内的底板上,挪动移动升降机构使把手朝向外,将活动横梁闭合,插上插销。
所述的端镜架为目字形结构框架体,框架体内分布有四个大小相同的方框孔,方框孔内边尺寸大于移动升降机构的工作盘尺寸,工作盘可在方框内伸缩;端镜架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带圆孔的凸耳与端镜架定位座连接,端镜架的另一端居中设置有半圆通孔的小长方块,定位圆柱穿过居中的小长方块的通孔,在居中小长方块两侧对称分布有相同大小的螺纹孔,通过螺钉与定位块相连接。
所述的定位块为L形薄板,长板中心部位有一镂空槽孔,依槽孔长轴线距两侧长边中间部位设置有两条直角三角形状加强筋,加强筋各距长边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同尺寸螺纹孔,短板中心部位设置有一圆形通孔,通孔中心与槽孔长轴在同一轴线上。安装在前定位板上的定位圆柱与两定位块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的移动升降机构包括移动机构外框架、移动机构底座、丝杠升降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71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铬酸盐的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OPLC线缆的综合终端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