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射频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6470.7 | 申请日: | 201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6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洋;许红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同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识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射频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缩写RFID),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日前,通过射频通信方式进行身份识别及定位的技术已日趋成熟。
射频卡又称射频标签,分为无源射频卡、半无源射频卡、有源射频卡三种,其中,有源射频卡本身具有内部电源供应器,用以供应内部集成电路所需电源以产生对外的讯号。由于有源射频卡具有辐射低、识别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市面上的有源射频卡通常都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向外发送射频信号的,即使其不在工作区域内,也会不停地向外界发送信号。这种工作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由于其长时间的处于工作状态,会造成射频卡内部电源的极大消耗;同时,不必要的电磁辐射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另外,由于间隔性的向外发送射频信号,携带上述射频卡的人员或配备该射频卡的物品出现在某些特定区域(如军事管理区、飞机上等区域)时,也会受到限制,这就给射频卡的使用带来了极大地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频识别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耗电、电磁辐射污染严重、携带受限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射频识别系统,包括:射频信号发送模块、激活模块、射频信号接收模块,其中,
射频信号发送模块,具有计时单元,用于在所述计时单元的控制下,向射频信号接收模块发送射频信号;
至少一个激活模块,用于将所述射频信号发送模块激活,使其处于向外发送射频信号的工作状态;
射频信号接收模块,用于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射频信号发送模块发送的射频信号,进行身份识别或物体定位。
其中,所述计时单元设置有一个预定时间,当所述射频信号发送模块被激活后,
在预定时间内,所述射频信号发送模块将持续向外发送射频信号;
预定时间结束后,所述射频信号发送模块将停止工作,进入休眠状态。
其中,所述射频信号发送模块在向外发送射频信号的过程中再次被激活时,所述计时单元将重新进行计时。
其中,所述射频信号发送模块为具有计时单元的有源射频卡。
其中,所述激活模块是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来激活所述射频信号发送模块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射频信号发送模块中设置计时单元,来控制射频信号发送模块向外发送射频信号的时间,当预定时间结束后,且射频信号发送模块没有被再次激活时,射频信号发送模块就会停止工作,进入休眠状态,这样就可以降低射频信号发送模块(例如有源射频卡)的内部电源的损耗,同时也可以减少持续地电磁辐射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另外,由于在没有激活模块存在时,射频信号发送模块也是处于休眠状态的,所以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射频信号发送模块也是便于携带的。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射频识别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射频识别系统在某一工作区域进行射频识别或定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思想是:在射频信号发送模块中设置计时单元,通过该计时单元来控制射频信号发送模块向外发送射频信号的时间,当预定时间结束后,且射频信号发送模块没有被再次激活时,射频信号发送模块就会停止工作,进入休眠状态;如果射频信号发送模块在向外发送射频信号的过程中被再次激活,则计时单元将重新进行计时。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射频识别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一种射频识别系统,包括:射频信号发送模块10、激活模块11、射频信号接收模块12,其中,
射频信号发送模块10,具有计时单元,用于在计时单元的控制下,向射频信号接收模块发送射频信号;
至少一个激活模块11,用于将射频信号发送模块激活,使其处于向外发送射频信号的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同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同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64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数字成像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PC的点编码识别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