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热炉盘管除垢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36005.3 | 申请日: | 2011-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8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超;王红雨;郭振军;赵步成;王莉莉;李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8B9/057 | 分类号: | B08B9/0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炉 除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有盘管的加热炉,特别涉及一种加热炉盘管内清垢的专用工具,是一种加热炉盘管除垢器。
背景技术
带有盘管的加热炉经过较长时间使用,在加热炉盘管内会结有一层水垢。加热炉盘管内结垢后,会造成加热炉盘管过液不畅或堵塞,使热效率降低,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目前清理加热炉盘管内结垢的方法很多,如:酸洗加热炉盘管、机械除垢、化学阻垢和电子防垢等。酸洗方法不能不彻底清楚水垢,酸液严重腐蚀加热炉盘管,造成加热炉盘管使用寿命缩短。机械除垢工艺复杂,难度较大。化学方法阻垢,成本高,效果较差。电子方法防垢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炉盘管除垢器,有效清除加热炉盘管结垢,延长加热炉盘管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加热炉盘管除垢器,主要由中心管、螺帽、推进板、橡胶扶正套、刮削板、旋转帽和轴承组成,其特征在于:刮削板为圆盘形有中心孔,在圆盘边缘沿有30~60度角的圆锥面,在圆锥面上加工有锉刀纹,能对盘管内壁的残余垢块进行刮削。中心管穿过刮削板的中心孔并垂直焊接在刮削板上;在中心管上套有圆柱体形橡胶扶正套,橡胶扶正套的外径与刮削板的直径相同,橡胶扶正套的一端与刮削板的一侧面接触;在橡胶扶正套的另一端有圆盘形的推进板,推进板有中心孔,中心管穿过推进板的中心孔;在中心管的端部固定有螺帽,螺帽压紧推进板;在中心管的另一端固定有轴承;在轴承的外壁上固定有旋转帽;旋转帽为半圆球形,内部有圆弧面形腔体,在旋转帽上有3~6个斜向喷射孔,喷射孔的方向一致,当动力液从喷射孔喷出时能推动旋转帽旋转,并且动力液从喷射孔喷出,喷射形成切割力击碎加热炉盘管内壁垢块。
为了有利于推进加热炉盘管除垢器在盘管内行走,所述的橡胶扶正套与推进板接触面和刮削板的中部有凹槽。
为了使加热炉盘管除垢器在盘管内更好地行走,刮削板的厚度与橡胶扶正套的高度之和等于橡胶扶正套的直径。
简述加热炉盘管除垢器的使用方法。将加热炉盘管除垢器放入加热炉盘管内,从推进板的一侧向盘管内注入动力液(高压水),动力液推动加热炉盘管除垢器在盘管内向前滑行,刮削板刮除盘管内部的结垢块。另外动力液通过中心管进入旋转帽内腔,并从喷射孔喷出切碎盘管内部的结垢块,同时旋转帽旋转,扩大的喷射孔喷出高压水流的喷射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加热炉盘管除垢器,能有效清除加热炉盘管结垢,延长加热炉盘管的使用寿命。该除垢器成本低、易操作、省时、高效、安全。1号、2号两台加热炉进行除垢试用,每台加热炉处理两次,用时40分钟,加热炉进出口压差由除垢前0.78MPa,降至0.01MPa,效果非常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加热炉盘管除垢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中心管,2-螺帽,3-推进板,4-橡胶扶正套,5-刮削板,6-旋转帽,7-喷射孔,8-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一个加热炉盘管除垢器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加热炉盘管除垢器,主要由中心管1、螺帽2、推进板3、橡胶扶正套4、刮削板5、旋转帽6和轴承8组成。
刮削板5为圆盘形有中心孔,刮削板5直径为133mm,厚5mm,采用不锈钢制成。在圆盘边缘沿有45度角的圆锥面,在圆锥面上加工有锉刀纹,能对盘管内壁的残余垢块进行刮削。中心管1穿过刮削板5的中心孔并垂直焊接在刮削板5上;在中心管1上套有圆柱体形橡胶扶正套4,橡胶扶正套4的外径与刮削板5的直径相同,橡胶扶正套4直径为133mm。橡胶扶正套4的一端与刮削板5的一侧面接触;在橡胶扶正套4的另一端有圆盘形的推进板3,推进板3的厚度为5mm,采用不锈钢钢板制成。推进板3有中心孔,中心管1穿过推进板3的中心孔;在中心管1的端部固定有螺帽2,螺帽2压紧推进板3。橡胶扶正套4与推进板3接触面和刮削板5的中部有凹槽。刮削板5的厚度与橡胶扶正套4的高度之和为133mm。
在中心管1的另一端固定有轴承8;在轴承8的外壁上固定有旋转帽6;旋转帽6为半圆球形,旋转帽6直径为130mm。旋转帽6内部有圆弧面形腔体,在旋转帽6上有六个斜向喷射孔7,喷射孔7与中心线的夹角为60度,并且喷射孔7有径向斜度,径向斜度方向一致,喷射孔7直径为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60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