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源热泵机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35345.4 | 申请日: | 2011-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9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 发明(设计)人: | 史亦文;徐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美圣龙(宁波)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3/24 | 分类号: | F24F13/24;F25B30/06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 地址: | 3151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源热泵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地源热泵机组。
背景技术
地源热泵是利用地球表面浅层水源(如地下水、河流和湖泊)和土壤源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通过采用热泵原理,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地能分别在冬季作为热泵供暖的热源和夏季空调的冷源,即在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下去。
现有技术的地源热泵机组包括由压缩机、四通换向阀、节流装置、地源热交换器(制冷时为冷凝器,制热时为蒸发器)和负荷热交换器(制冷时为蒸发器,制热时为冷凝器)及连接管道组成的封闭的制冷剂循环系统(回路),制冷时水泵将地下水抽上与回下带走热量,制热时水泵与地下水抽上与回下使制冷剂吸收地下水的热量。现有技术的地源热泵机组中,压缩机是直接放置在机组底盘上的,内部电机转动带动压缩机和机组底盘震动产生噪音,而且由于系统管路是直接焊接在压缩机排气口及回气口的,系统管路随着压缩机产生共振,使得噪音加剧,达到50多分贝,尤其是安装在室内时,干扰了人们的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特别是夜间,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睡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低噪音的地源热泵机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地源热泵机组,包括压缩机和机组底盘,压缩机放置在机组底盘上,其技术特点是,所述的压缩机设置有压缩机减震装置,所述的压缩机外部还设有消音装置。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压缩机内部电机转动带动压缩机震动,通过设置的压缩机减震装置,缓冲了压缩机和机组底盘之间的震动,减少了震动引起的部分噪音;在压缩机外部设置消音装置,隔断噪音传播,减小了整机运作时对外界的影响,由上述两点达到低噪音的效果,如,使噪音降低到40分贝。
作为优选,所述的压缩机减震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压缩机的支撑板和多个橡胶减震胶块,所述的橡胶减震胶块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和机组底盘连接。这一设置,通过支撑板来缓冲压缩机的震动,再通过橡胶减震胶块来缓冲支撑板和机盘底座之间的震动,使得压缩机减震装置结构简单,减噪效果明显。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板、橡胶减震胶块和机组底盘通过螺栓和螺帽固定,支撑板和机组底盘上均设有与螺栓相应的通孔。这一设置,保证了压缩机减震装置的牢固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板为矩形,橡胶减震胶块设置在支撑板四个角的下端,所述的橡胶减震胶块的数量为4个。这一设置,使得压缩机减震装置减震效果均匀,安装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消音装置包括封闭的钣金外壳,钣金外壳上设有供连接管道穿过的孔,所述的钣金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层消音波纹棉,所述的孔与管道之间也设有消音波纹棉。这一设置,隔断噪音传播,减小了整机运作时对外界的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的消音装置包括两层封闭的钣金外壳,钣金外壳上设有供连接管道穿过的孔,内层钣金外壳设置在压缩机外部,外层钣金外壳设置在整个地源热泵机组外部,所述的钣金外壳的内壁上均设置有一层消音波纹棉,所述的孔与管道之间也设有消音波纹棉。这一设置,更加有效地隔断噪音传播,双重隔音,减小了整机运作时对外界的影响,明显减小了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中所示:1、压缩机;2、机组底盘;3、压缩机减震装置;31、支撑板,32、橡胶减震胶块,33、螺栓,34、螺帽。4、消音装置。41、内层钣金外壳,42、外层钣金外壳,43、消音波纹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地源热泵机组,包括压缩机1和机组底盘2,压缩机1放置在机组底盘2上,其技术特点是,所述的压缩机1设置有压缩机减震装置3,所述的压缩机1外部还设有消音装置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美圣龙(宁波)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埃美圣龙(宁波)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53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