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炭/炭复合材料坩埚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34801.3 | 申请日: | 2011-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6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湛中魁;曾子高;谭跃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友淳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30B15/10 | 分类号: | C30B15/10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胡山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坩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温炉用工装,具体为一种在单晶硅炉中使用的可由坯件组合成型的炭/炭复合材料坩埚。
背景技术
单晶硅炉中,以石英坩埚来盛装多晶硅块,多晶硅块熔融后,经过籽晶来拉制单晶。在单晶硅棒拉制的过程中,炉内温度为1200~1700℃。在此温度下,石英会发生软化,必须有外在可保持不变形的坩埚来支撑。目前,这种支撑坩埚还是大量采用石墨制品。但是,石墨坩埚的力学性能较差,要在高温环境中承受石英坩埚和其中的原材料重量,同时还处于旋转状态,这样就导致石墨坩埚发生破裂的概率比较高。在这种状况下,石墨坩埚的寿命比较短,有的只有几天,长的也不过一个多月。寿命的因素使得石墨坩埚的消耗速度比较快,而石墨坩埚在加工生产时要消耗的耗材也比较多,这也导致石墨坩埚的供应很紧张。
用炭/炭复合材料坩埚取代石墨坩埚,因为在力学性能方面有很大的改进,将使得坩埚的使用寿命大幅度提高,也使得工艺操作相对简单。已经有一些专利提出了制备炭/炭复合材料坩埚用于单晶硅炉中。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专利中提到的炭/炭复合坩埚的制坯过程中,一般采用在预先制作模具上交替包覆碳纤维网和炭布的方式进行,在锅底部分不够平整。而锅底,尤其是带弧度的部分对石英坩埚的支撑很重要。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和精心制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炭/炭复合材料坩埚,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炭/炭复合材料坩埚,包括坯件以及由此坯件制成的炭/炭复合材料坩埚,其中,所述坯件为一块用短碳纤维网和细编碳纤维织物经交替叠层,并经针刺制成上部为矩形结构,下部经过裁剪,形成锯齿结构,其中锯齿结构为多齿结构,优选为六齿;所述炭/炭复合材料坩埚则由此坯件在矩形处首尾拼接,同时在锯齿部相邻齿边拼接,使得坯件的锯齿结构部分对应到锅底,矩形部分对应到坩埚埚身,然后通过针刺整体连接成型,同时,设置有细编碳纤维织物在坩埚底部拼接部位过渡,并进行准确造型,用以实现圆弧形底部的无缝平整搭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坯件中,应将短炭纤维网与细编织物的比例控制在1.5:8.5~3.5:6.5。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坯件中,若矩形长边的边长为D,则锯齿结构其锯齿高度为 。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坯件需要在化学气相沉积炉进行950℃~1300℃的增密操作100-200小时,同时,还须将炉内气压控制在1-20kPa。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修复加工过程炭/炭复合材料坩埚在连接处以及边角位置形成的瑕疵和缺陷,在机加工后,需要经过一次短时间的化学气相表面渗透处理,以对坩埚表面涂覆一层碳或碳化硅涂层。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炭/炭复合材料坩埚,在使用前需要进行一次纯化处理,处理温度为2300℃~2800℃,处理时间为2~12小时。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得到的坩埚锅底结构合理,表面平滑,材质为高强度碳纤维和热解碳基质,强度和纯度高,适合于在单晶硅炉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坯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炭/炭复合材料坩埚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以及一个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制坯:参见图1的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坯件示意图,预先设计好模具。先用短碳纤维网和细编碳纤维织物经针刺交替叠层,并经针刺制成对应坩埚形状的整体毡。在制毡时,控制好短炭纤维与细编织物的比例在2:8,细编碳纤维织物须经过裁剪,在上部保证在矩形形状1,在底部形成锯齿形状2;在坩埚模具底部,进行准确造型,如图2所示,锯齿部分对应到坩埚锅底4,矩形形状1对应到坩埚埚身3,坩埚锅底4的底部采用无缝平整搭接的圆弧形底部,然后与短炭纤维网采用针刺的交替叠层,然后再针刺而成坩埚坯件。
2.化学气相致密化处理:上述坯件进入化学气相沉积炉中,在1100℃保温150小时,通入天然气,控制炉内气压在12kPa。
3.机加工:上述处理过的坯件经过机加工,加工成要求的坩埚形状。
4.表面沉积:在上述坩埚表面再进行一次气相沉积,在1000℃保10小时。通入天然气,控制炉内气压在12kPa,在坩埚表面涂覆一层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友淳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友淳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48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单晶体生产的预装料坩埚
- 下一篇:一种挑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