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油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4671.3 | 申请日: | 201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1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单纯宏;姜振越;林永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三洋空调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2 | 分类号: | F25B4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机组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10HP型一对一空调机使用的新型油分离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10HP一对一空调机因其成本较低,很受客户的欢迎,用户遍及全国,使用地点多为工厂、餐厅等场所。10HP一对一空调机年销售量约500台,但有的机器在使用几年后出现报警,不能正常工作,经过技术人员的分析发现一般都是压缩机故障,后对压缩机进行剖析,发现缺油磨损所致。10HP一对一空调机为满足工程需要,最大配管长度设计为70m,如果系统管路中使用一般的油分离器,油经过油液分离器时只有一部分的油沿回油管路流回到压缩机中,大部分的油将会随着冷媒流动,短距离配管使用时油还可以通过气液分离器的回油孔回到压缩机油腔内,但是一般工程上都使用长距离配管,就会导致油和冷媒存在于两器内和室、内外机的配管中,回油比较困难。机组长期这样工作,压缩机排出的气体中,油的成分将变得极低,油分离器中也逐渐不会再有油分离出来,压缩机将处于缺油状态,造成压缩机因缺油导致曲轴、动涡旋、静涡旋等的磨损,最后使机器不能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油分离器,重新优化设计油分离器内部结构,使系统中的大部分的油在通过油分离器的时候都能直接回到压缩机内,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油分离器,包括进气管、过滤网、碗形罩杯、罐体、出气管、回油管,罐体为圆柱形,其顶部中心固定安装有进气管,进气管插装在罐体中;罐体上端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且过滤网位于进气管正下方位置;过滤网下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碗形罩杯,碗形罩杯开口向下;出气管下端固定安装于罐体底部,并穿过罐体,出气管上端插装在碗形罩杯内部,出气管顶端与碗形罩杯底部之间存在间隙;回油管安装于罐体底部,并穿过罐体。
所述碗形罩杯(3)的最大直径为48mm。
所述出气管(5),其顶端与碗形罩杯底部之间存在的间隙大小为8-10mm。
本实用新型的油分离器通过改变油分离器的内部结构,在过滤网下增加一个碗形罩杯,油从进气管进入后,不能直接回到出气管中,而保证油从回油管中流回压缩机中。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空调机组的油分离器进行了新的设计,改进了油分离器的内部结构,使得经压缩机排气口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和润滑油在油分离器中分开,润滑油直接回到压缩机低压腔中,保证压缩机不缺油,使机组可安全运转时间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油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管,2、过滤网,3、碗形罩杯,4、罐体,5、出气管,6、回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油分离器,包括进气管1、过滤网2、碗形罩杯3、罐体4、出气管5、回油管6,罐体4为圆柱形,其顶部中心固定安装有进气管1,进气管1插装在罐体中;罐体4上端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2,且过滤网2位于进气管1正下方位置;过滤网2下表面上固定安装碗形罩杯3,碗形罩杯3开口向下,碗形罩杯3的最大直径为48mm;出气管5下端固定安装于罐体4底部,并穿过并伸出罐体,出气管上端插装在碗形罩杯3内部,出气管5顶端与碗形罩杯3底部之间存在间隙;回油管6安装于罐体4底部,并穿过并伸出罐体,出气管5顶端与碗形罩杯底部之间存在的间隙大小为9mm。
润滑油回流过程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和润滑油从压缩器排气口中排出,通过进气管1进入油分离器罐体4中,经过过滤网2过滤,迅速撞击到碗形罩杯3上,沿油分离器内壁高速旋转下滑,气体冷媒逐渐填满油分下部后由出气管5排出,润滑油则通过底部的回油管6经过滤器,毛细管等直接回到压缩机内。
其中一款已生产的油液分离器的具体情况如下:油分离器采用直径为Φ92mm的罐体,罐体本身高度为239mm,总高度为331mm。进、出气管均是Φ19.05mm,回油管直径是Φ6.35mm,碗形罩杯最大直径是48mm,出气管顶端到碗形罩杯底部距离为9mm。
新旧两种油分离器的油分离效率测试对比数据如下:
测试设备:压缩机试验台
测试工况:蒸发温度7.2deg/冷凝温度54.4 deg/过冷度8.3 deg/过热度11.1 deg
实验结果:
原油分离器:安装油分前吐油量12.4ml/min,安装油分后吐油量5.6ml/min,则油分离器的油分离效率为54.83 %。
新型油分离器:安装油分前吐油量12.4ml/min,安装油分后吐油量8.96ml/min,则油分离器的油分离效率为72.26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三洋空调机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三洋空调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46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