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通道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4542.4 | 申请日: | 201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4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万华新;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4 | 分类号: | F28D1/04;F28F1/12;F28F2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尤其是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改进,属于热交换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微通道换热器具有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得到迅速普及应用。然而,现有微通道换热器在使用中存在的以下问题:
1.微通道扁管强度低,刚性弱,在运输或者安装过程中,很容易管折弯,而一但变形,将势必影响正常使用,严重时会使整个换热器报废;
2.微通道扁管壁薄(例如只有0.17mm),耐磨和抗压性较差,如果被附着物(例如热水器内胆)上有焊渣点没被发现,换热器直接包在其上,使用时间一长,很容易把磨破,或者戳穿,使换热器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结构改进,提出一种强度好、耐磨抗压的微通道换热器。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相互连通构成热交换流道的一组微通道扁管,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微通道扁管的管壁紧贴并固定在板状导热翅片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板状导热翅片与微通道扁管基材相同。
本实用新型又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微通道扁管焊接在所述板状导热翅片上。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微通道扁管通过两侧的集流管相互连通构成热交换流道。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完善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与所述一组微通道管构成从进口接头至出口接头的迂回热交换流道。
不难理解,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换热器的强度提高,避免了微通道扁管被折弯的情况;加大了微通道扁管的管壁厚度,有效防止了被磨破或戳穿;对两侧集流管与微通道管组构成的换热器,还可以消除因多根微通道扁管长度存在误差,与两侧集流管固定时导致微通道扁管宽度方向上不在同一平面,从而引起装配时微通道扁管与被附着物之间存在间隙;导热能力提高,便于涂抹导热硅脂,且减少了导热硅脂的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基本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两侧的集流管1与其之间的一组平行微通道扁管3相连通,在集流管内隔板2的作用下,构成从进口接头5至出口接头6的迂回热交换流道。各微通道扁管3宽度方向延展的表面均处于同一平面,管壁紧贴并焊接固定在板状导热翅片4上。板状导热翅片与微通道扁管的材质均为铝质。实践证明,本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消除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由于铝板导热翅片与微通道扁管焊成一体,再根据需要将铝板紧贴包覆在热水器的内胆(即水箱)上,因此达到如下效果:
1.整个换热器的强度和刚性提高,防止了微通道扁管的折弯;
2.由于导热翅片加大了接触面厚度,因此避免了磨破、戳破;
3.导热翅片使得安装时换热器与热水器内胆胆壁的贴合更服帖,消除了微通道扁管长度误差引起的问题;
4. 导热翅片使得换热器的导热能力提高5%以上,减少了导热硅脂的用量,且便于涂抹导热硅脂;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未经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45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强化传热柳叶形百叶窗翅片
- 下一篇:循环水系统利用液力透平来回收功率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