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工中心刀库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4232.2 | 申请日: | 201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6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苏;张中明;张海波;庞子剑;魏松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晓苏 |
主分类号: | G05B19/4065 | 分类号: | G05B19/4065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柯奇君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中心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中心刀库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刀库是加工中心中最常见的一种辅助装置,它可使加工中心在工件一次装夹中完成多种甚至所有的加工工序,以缩短加工的辅助时间,减少加工过程中由于多次安装工件而引起的误差,从而提高数控设备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
刀库与加工中心系统之间的连接关系如图1所示,现根据图1中所标序号进行说明,序号1是供电电源,序号2是机床数控系统安装板,序号4是操作键盘,序号3是机床中的核心部件:数控单元;序号5是I/O接口板,序号为7和8是伺服放大器,序号9是变频控制器,序号11和12为驱动伺服电机,序号13是主轴电机,序号14是的刀库电机。供电电源1给机床数控系统安装板2供电,数控单元3通过光纤依次连接了伺服放大器7、8,伺服放大器7、8分别连接驱动伺服电机11、12,数控单元3还输出模拟信号到变频控制器9,它驱动的是主轴电机13。此外,数控单元3还与I/O接口板5进行连接,I/O接口板5与左边的操作键盘4进行连接,并且信号是双向的,既可以通过操作键盘4发出指令,也可以接受来自I/O接口板5的指示信号。接口板5还与设备板6进行连接,该设备板6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微型继电器,负责输出电机控制信号,另一部分是带光电隔离的输入信号,用于检测外部开关信号,设备板6与接触器组10连接,这里输出控制信号通过4芯电缆去驱动刀库电机14,刀库电机14再通过刀库位置反馈信号线连接设备板6,具体是D型25针接插件方式与设备板6相连。
正常情况下,刀库电机14会根据指令完成规定的动作:正转/反转寻找刀位,并将位置信号返回到设备板6,最终系统能够读取正确的刀库位置信息;异常情况下,当刀库不能正常工作时,现有的系统存在着难以快速判断的问题,即由于刀库异常时其原因比较复杂,加工中心本身或者是刀库都有可能存在问题,这个需要根据加工中心屏幕提示的信息,或者维修人员根据经验来判断。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系统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可以迅速判断故障位置的加工中心刀库的检测装置,即该检测装置可以在脱离原有系统的情况下仅对刀库本身进行测试,如果刀库在该装置上工作是正常的,则可以判定故障发生在加工中心上;如果,在该装置上刀库不能正常工作,则可以利用该装置进行进一步的项目测试或进行调整,直到将刀库正常工作为止。
本实用新型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加工中心刀库的检测装置,包括电源、安装板以及设在安装板上的强电模块和弱电模块,电源是3相交流电源,分别连接强电模块和弱电模块,强电模块由空气开关、熔断器和可逆接触器组依次相连构成;弱电模块包括控制器和位置信号采集器,可逆接触器组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刀库的电机的输入端,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位置信号采集器的输入端,控制器的输入端与位置信号采集器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可逆接触器组信号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控制器由可编程控制器和人机界面模块构成,人机界面模块与可编程控制器双向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采用上述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效果:1.迅速判断故障位置。当刀库在加工中心上无法正常工作时,可以将控制刀库的电机上的两条信号线与本检测装置相连接,启动本设备,可以迅速判断故障部位是刀库还是加个中心本身;2.对刀库进行功能测试。功能测试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测试该刀库能否完成加工中心要求的动作:手动刀库顺序按位旋转,自动状态下按指定位置旋转;其二是强制测试,主要测试相临按位旋转、跳过一位旋转或跳过多位旋转,并测试运行时间,以此评估该刀库的性能。3.对刀库进行辅助维修。与单纯测试不同,刀库维修需要打开刀库设备的有关盖板,对其内部零件动作进行观察、调试或更换操作,期间需要通过该设备发出启动信号,由此来对刀库中的某部件进行现场调试,直到符合动作要求为止,该装置对刀库维修提供了专业的平台。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中刀库与加工中心系统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是结合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晓苏,未经吴晓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42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循环水余热利用控制系统
- 下一篇:智能型变压器冷却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