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线接收头内屏蔽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34165.4 | 申请日: | 2011-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9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汝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汝丰 |
| 主分类号: | H01L23/552 | 分类号: | H01L23/55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接收 屏蔽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线接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红外线接收装置中的接收头,尤其是一种红外线接收头内屏蔽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红外线接收头内屏蔽支架采用将接收芯片和设于接收芯片下方的解码芯片固定在基板上,解码芯片通过金线与金属引脚连接,通过金属支架上端弯折来屏蔽对芯片的光干扰和电磁干扰。然而,在红外线接收头的焊接过程中,解码芯片与金属引脚连接的金线离焊接点较近,导致金线在高温下容易折断或焊点脱落,致使红外线接收头接触不良,造成大量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牢固、安装便捷、耐高温的红外线接收头内屏蔽支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外线接收头内屏蔽支架,包括金属引脚以及与金属引脚连接的屏蔽壳,所述屏蔽壳包括基板、前屏蔽板和上屏蔽板,所述前屏蔽板上设有接收窗口,所述金属引脚包括左引脚、中引脚和右引脚,所述中引脚与所述基板为一体构件,所述基板上设有解码芯片安装位以及位于解码芯片安装位下方的接收芯片安装位,所述前屏蔽板上开设有对着所述接收芯片安装位的接收窗口,所述左引脚和右引脚分别向上延伸至所述解码芯片安装位并与解码芯片电性连接。
所述金属引脚与所述基板、前屏蔽板和上屏蔽板是一体成型构件。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解码芯片安装位与接收芯片安装位对调设计,将解码芯片放置于基板上端,接收芯片放置于解码芯片下方,使解码芯片与金属引脚连接金线远离生产过程中的热源,防止连接金线脱落或折断导致解码芯片接触不良,进而导致红外线接收头大量报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红外线接收头内屏蔽支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红外线接收头内屏蔽支架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红外线接收头内屏蔽支架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红外线接收头内屏蔽支架的立体图
图中标示说明:屏蔽壳10;基板101;前屏蔽板102;上屏蔽板103;接收窗口104;金属引脚20;左引脚21;中引脚22;右引脚23;连接臂30;料带40;接收芯片安装位50;解码芯片安装位60;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红外线接收头内屏蔽支架包括金属引脚20以及与金属引脚20连接的屏蔽壳10,屏蔽壳10包括基板101、前屏蔽板102和上屏蔽板103,前屏蔽板102上设有接收窗口104,金属引脚20包括左引脚21、中引脚22和右引脚23,中引脚22与基板101为一体构件,基板101上设有解码芯片安装位60以及位于解码芯片安装位60下方的接收芯片安装位50,前屏蔽板102上开设有对着所述接收芯片安装位50的接收窗口104,所述左引脚20和右引脚20分别向上延伸至所述解码芯片安装位60并与解码芯片电性连接。金属引脚20与所述基板101、前屏蔽板102和上屏蔽板103是一体成型构件。
参照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红外线接收头内屏蔽支架的立体图,将接收芯片50和解码芯片60分别固定在基板101上,并处于前屏蔽板102和上屏蔽板103组成的内屏蔽立体空间中,该内屏蔽空间可有效屏蔽光干扰和电磁干扰,前屏蔽板102下端设有接收窗口104,用于接收芯片接收红外信号。根据行业的通常工艺,将包含接收芯片50和解码芯片60的屏蔽壳10封装嵌入到环氧树脂中封装成型,然后将内屏蔽支架的连接臂30和料带40从金属引脚20上裁剪掉,即为可以使用的红外线接收头,所述金属引脚20分别是电源正极、电源负极以及信号输出端,其工作电压在5V左右,只要接上电源即是一个完整的红外线接收头,使用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红外线接收头内屏蔽支架能够有效防止高温下接收芯片的连接金线折断或脱落,进而导致解码芯片连接不良,造成红外线接收头报废,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广泛用在空调,电视,VCD等电器中。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汝丰,未经刘汝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41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促进河虾生长的生物制剂及其应用方法
- 下一篇:电磁炉整流桥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