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栏杆绿化滴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4043.5 | 申请日: | 201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2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罗轶;刘洋;彭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轶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晋***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栏杆 绿化 滴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栏杆,特别是一种使用种植槽作为栏杆空间分隔功能部件和使用栏杆滴灌种植的栏杆绿化滴灌系统。
背景技术:
栏杆是在平台、走道、棚顶、桥梁和建筑等边沿设置的围栏,由栏杆柱、扶手和横栅栏等组成。栏杆在空间中起分隔、导向的作用,使被分割区域边界明确清晰,要求坚固且美观。
微灌是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溉方法。
微灌省水、省工、节能、灌水均匀、增产、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强。但是滴水口出口易被水中的矿物质或有机物质堵塞,如果使用维护不当,会使整个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报废。
立体绿化在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立面、屋顶、地下和上部空间进行多层次、多功能的绿化和美化,有助于减少热岛效应,吸尘、减少噪音和有害气体。是改善城市局地气候和生态环境、拓展城市绿化空间、美化城市景观重要而有效的方式。
发明内容:
为了使用雨水、生活废水以滴灌的方式为栏杆立体绿化种植提供灌溉,并使用种植槽分隔空间以简化栏杆结构,本发明将公开一种栏杆绿化滴灌系统。
本发明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栏杆绿化滴灌系统,包括框式栏杆、种植槽、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和滴水口,其特征是:
栏杆绿化滴灌系统的框式栏杆包括栏杆柱和扶手,不设置横栅栏;
栏杆绿化滴灌系统的种植槽在正立面是分段设置在框式栏杆的栏杆柱之间,或者是连续横亘在框式栏杆之前或之后;
当种植槽在正立面分段设置在框式栏杆的栏杆柱之间时,在侧立面种植槽设置在框式栏杆之前、之后或者中间;
当栏杆是平行与海平面的直线栏杆时,种植槽设置为线形结构;
当栏杆是倾斜的楼梯栏杆时,种植槽设置为阶梯结构或者在线形结构的种植槽内设置有隔土网;
所述的种植槽是落地式或者悬挑式;
上述的栏杆柱和扶手是一体式结构或者分离式结构;
所述的一体式结构栏杆是使用相同或者相近规格的管形材、柱形材或者线形材,经弯折、焊接、铆接或者榫卯连接的“门”形结构,“门”形结构的横框作为一体式结构栏杆的扶手,“门”形结构的竖框作为一体式结构栏杆的栏杆柱;
所述“门”形结构的侧立面是直线结构或者折线结构;
上述栏杆柱的柱间距可在30cm至6m之间取值;
所述的栏杆柱上设置有悬挑支架;
所述的悬挑支架位于种植槽上方,且悬挑支架的末端位于种植槽中部;
所述的悬挑支架是金属线状材料、金属片状材料或者塑料片状材料弯折、焊接、冲压、压延或者注塑制成的;
所述的悬挑支架末端设置有管夹;
栏杆绿化滴灌系统的水源是由安置在建筑物顶部的雨水收集器存积的雨水、沉积过滤后的生活废水或者自来水;
栏杆绿化滴灌系统的首部枢纽包括水泵、动力机、肥料和化学药品注入设备、过滤设备、控制器、控制阀、进排气阀、压力流量量测仪表;
上述首部枢纽与水源直接连接;
栏杆绿化滴灌系统的输配水管网包括主管、支管和毛细管;
输配水管网与首部枢纽直接连接;
在输配水管网的毛细管底部设置有滴水口;
所述的毛细管卡接在上述悬挑支架末端设置的管夹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利用在城市里广泛存在的栏杆结构进行多层次、多功能的立体滴灌绿化,有助于减少热岛效应、减少噪音、减少有害气体和吸尘。能改善城市局地气候和生态环境、拓展城市绿化空间、美化城市景观。
使种植槽和绿化植物成为栏杆的空间分隔功能部件,从而可精简栏杆结构,省工省料,降低栏杆造价。
能有效利用回收雨水和生活废水进行灌溉,节约水源。
灌溉时省水、省工、节能、灌水均匀。
有足够的高差和压差避免滴水口被堵塞,延长输送水管网系统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正立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侧立面示意图;
图中:1、栏杆扶手;2、栏杆柱;3、植物;4、悬挑支架;5、毛细管;6、滴水口;7、种植槽;8、管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轶,未经罗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40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