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纱线成型箱的传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33729.2 | 申请日: | 2011-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5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 发明(设计)人: | 梁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成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54/28 | 分类号: | B65H54/28;B65H54/74 |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纱线 成型 传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纱线捻线机的组成部件,具体涉及一种纱线成型箱的传动结构,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纱线成型箱是捻线机上的重要部件,其将纱线卷绕至纱线筒子上,其成型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最终产品的质量。
在纱线卷绕至纱线筒子上时,需要通过卷绕辊和导丝杆的共同作用才能实现,即通过卷绕辊的转动带动纱线筒子转动,通过导丝杆的位移带动纱线左右摆动,从而将纱线最终卷绕至纱线筒子上。
然而,当卷绕辊和导丝杆在运动到一定时候就会成正比运动,这样就会造成纱线的重叠,即下层的纱线和上层的纱线相叠合。而重叠卷绕的纱线在纱线筒子的两端容易脱落,影响正常的退解和使用。
同时,由于纱线成型箱内的部件需要高速转动且空间狭小,其内的传动齿轮经常得不到很好的润滑,使得该纱线成型箱的使用寿命较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纱线成型箱的传动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加油润滑且能有效避免纱线重叠的纱线成型箱的传动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纱线成型箱的传动结构,其包括槽辊、转轴、差动轮组合、传动轴以及传动轮组合;其中,所述差动轮组合包括卡板、第一带轮、第一齿轮、滑环以及摆臂;所述槽辊以及卡板固持于转轴上;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一齿轮套设在转轴上;所述第一齿轮内设有一偏心滑槽,所述滑环收容于偏心滑槽内;所述摆臂通过一枢轴偏心地枢接在滑环上,其两端分别设有一定位柱以及一传动柱;所述定位柱固定于第一带轮上;所述传动柱延伸出第一带轮并抵接在卡板上并驱动卡板转动,其能沿转轴的径向方向运动;所述传动轮组合固持于传动轴上,其包括第二带轮以及第二齿轮,该第二带轮通过设置若干传动多锲带和第一带轮连接,该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纱线成型箱的传动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环和摆臂位于第一带轮、第一齿轮之间,且所述滑环能沿第一带轮的偏心滑槽内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纱线成型箱的传动结构进一步设置为:于传动柱上设置一抵接柱,所述卡板上设有一缺口,所述抵接柱收容于缺口内。
本实用新型的纱线成型箱的传动结构还可设置为:所述第一带轮上的一侧设有一带轮柱,该带轮柱穿出第一齿轮,且传动多锲带套设在该带轮柱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纱线成型箱的传动结构采用带轮和多锲带驱动,从而使该传动结构无需加油润滑;同时,该传动结构通过设置一差动轮组合,从而来改变卡板、转轴以及槽辊的转速,其打乱了槽辊和导丝杆运动的轨迹,避免两者呈正比运动,也就避免了纱线重叠而造成落纱,使纱线筒子的成形质量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纱线成型箱的传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纱线成型箱的传动结构的差动轮组合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纱线成型箱的传动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纱线成型箱的传动结构的传动柱改变位置后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纱线成型箱的传动结构,其应用于多功能捻线机上,其由槽辊1、转轴2、差动轮组合3、传动轴4以及传动轮组合5等部件组成。
其中,所述差动轮组合3包括卡板31、第一带轮32、第一齿轮33、滑环34以及摆臂35。所述槽辊1以及卡板31固持于转轴2上,并通过卡板31的转动带动转轴2转动,进而带动槽辊1转动,最终将纱线卷绕至纱线筒子上。所述滑环34和摆臂35位于第一带轮32、第一齿轮33之间。
所述第一带轮32和第一齿轮33套设在转轴2上。于所述第一齿轮33内设有一偏心滑槽331,所述滑环34收容于偏心滑槽331内,并能在偏心滑槽331内滑动。所述摆臂35通过一枢轴36偏心地枢接在一滑环34上,其两端分别设有一定位柱351以及一传动柱352。所述定位柱351固定于第一带轮32上。所述传动柱352延伸出第一带轮32并抵接在卡板31上并驱动卡板31转动。由于偏心滑槽331以及摆臂35偏心安装于滑环34上,所述传动柱352能沿转轴2的径向方向运动。而传动柱352能沿转轴2的径向方向运动,使其线速度不同,其驱动卡板31、槽辊1的转速也不同,从而避免了纱线重叠而造成落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成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成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37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线倍捻机的过纱结构
- 下一篇:永磁转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