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多晶硅棒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33426.0 | 申请日: | 2011-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7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甘大源;朱海亮;刘坤;张顺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协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30B29/06 | 分类号: | C30B29/06;C30B29/6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54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多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硅片加工行业,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多晶硅棒。
背景技术
晶体硅材料是最主要的光伏材料,其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也依然是太阳能电池的主流材料。目前在太阳能硅片加工行业,一般通过切割多晶硅棒的方法来获取相应厚度的硅片。传统的多晶硅棒截面尺寸为156×156±0.5mm,两相邻棱边采用倒角45°±10°处理,如此不仅浪费硅材料,同时也减小了切割后整个硅片的使用面积,降低了发电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切割后每片硅片使用面积增大、发电效率提高的太阳能多晶硅棒。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多晶硅棒,包括棒体,所述棒体的横截面的相邻棱边相交处为直角。
所述棱边优选为4条,每条长度优选为165mm。
所述棒体长度优选为200mm~400mm。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多晶硅棒相对于现有技术不仅尺寸有了很大的提升,且相邻棱边相交处采用直角,使切割后每片硅片的使用面积增大了11.88%,大幅提高了硅片的发电效率;避免了因倒角加工对硅材料产生的浪费,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也为棒体1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的太阳能多晶硅棒,棒体1的长度(L1)为200mm~400mm,棒体1的横截面有4条棱边2,每条棱边2的长度(L2)为165mm,其中,每两条相邻棱边2相交处为直角,即角(a)为90°。
本实用新型的棒体1由于不做倒角处理,使切割后每片硅片的使用面积增大了11.88%,大幅提高了硅片的发电效率。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协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协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34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容下料器复合式启闭锥体
- 下一篇:一种循环利用树脂处理含锌氯化镍溶液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