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极片分切刀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3017.0 | 申请日: | 201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1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方保红;何安轩;胡远升;张继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44 | 分类号: | B26F1/44;H01M4/139;H01M4/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片分切刀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片分切刀模。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软包装锂离子电芯的涂布制片工艺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参见图1所示,在一个涂布单条上进行连续涂布,在该涂布单条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形成有涂布带101,在该涂布带101的两边形成有两个非涂布带102、103,该非涂布带102、103具体是:在该涂布单条的金属箔片上未涂布有电极材料从而使得该金属箔片外漏。在对涂布单条涂布、干燥、辊压处理后,采用极片分切刀模对涂布单条进行极片分切,从而在每预定长度的涂布单条上分切得到两个极片。
采用图2所示的极片分切刀口形状的刀模进行极片分切工艺的原理示意图参见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极片分切刀模包括胶板201以及固定在胶板201上的极片刀,该两极片刀的刀口如图2中刀口202、203所示。参见图3所示,应用其分切得到的各极片包括涂覆有电极材料层的极片本体302、以及未涂布有电极材料而金属箔片外露的极耳焊接位303。该极耳焊接位303延伸突出在极片本体302的端部。在进行极片分切时,被切得的两个极片在本段涂布单条的宽度方向上极耳本体的尾部相对,两极片上的极耳焊接位303分别由该段涂布单条两边的非涂布带102、103切割而得。
第二种,参见图4所示,在一个很宽的涂布单条上进行连续涂布,在该涂布单条上形成有多个连续涂布带401、402,在连续涂布带401的两边形成非涂布带403、404,在连续涂布带401的两边形成非涂布带404、405;然后对该涂布单条沿其纵向方向进行分切、卷材,分别分切得到多个如图1所示的子涂布单条,如图1所示,该该子涂布单条的中间位置形成有涂布带101,在该涂布带101的两边形成有两个非涂布区102、103。
然后对各卷子涂布单条,采用图2所示的极片分切刀模对涂布单条进行极片分切,从而在每预定长度的涂布单条上分切得到两个极片。参见图3所示,分切得到的各极片包括涂覆有电极材料层的极片本体302、以及未涂布有 电极材料而金属箔片外露的极耳焊接位303。该极耳焊接位303延伸突出在极片本体302的端部。在进行极片分切时,该两个极片在本段子涂布单条的宽度方向上极耳本体的尾部相对,两极片上的极耳焊接位303分别由该段子涂布单条两边的非涂布区102、103切割而得。
本实用新型人在进行本实用新型研究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的极片涂布制片工艺存在以下的缺陷:
现有技术中的极片涂布制片方式,都是采用极片的极耳焊接位303分布在两边,采用极片尾对尾的排列方式进行模切制片,在极片制片过程中被裁掉的金属箔材较多,存在金属箔材耗费过多的缺陷。
并且,随着软包装锂离子电芯所使用的铜箔以及铝箔的金属材料的价格上涨,上述的缺陷给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分切刀模,在极片涂布分切中采用该分切刀模,有利于减少被切除的金属箔片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极片分切刀模,包括胶板、第一极片刀、第二极片刀,所述第一极片刀、第二极片刀嵌套固定在所述胶板内;
所述第一极片刀、第二极片刀的刀口分别为:形状与待分切得到的极片一致的第一极片成型部、第二极片成型部;
所述第一极片成型部、第二极片成型部相互分离、水平并排地突出在所述胶板的第一表面;
所述第一极片成型部上的第一极耳位成型部延伸突出在:与所述第二极片成型部垂直相对的端面处,
所述第二极片成型部上的第二极耳位成型部延伸突出在:与所述第一极片成型部垂直相对的端面处,
所述第一极耳位成型部、第二极耳位成型部在垂直方向上至少部分正对。
可选地,在所述胶板的第一表面还粘贴有第一弹性层、第二弹性层;
所述第一极片成型部位于所述第一弹性层的外周,
所述第二极片成型部形成的位于所述第一弹性层的外周,
所述第三弹性层位于所述第一极片成型部以及第二极片成型部的外周;
在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一弹性层、第二弹性层在所述第一表面的高度均高于所述第一极片成型部所述第二极片成型部的高度。
可选地,在所述胶板的第一表面还粘贴有第三弹性层,
所述第三弹性层位于所述第一极片成型部以及第二极片成型部的外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30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