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电枢轴的平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32508.3 | 申请日: | 2011-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0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胡呈远;邱国栋;杨炽任;吴俊宏;刘尚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泰全电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7/04 | 分类号: | H02K7/04;H02K5/24 |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 地址: | 350119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电 枢轴 平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装置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电机电枢轴的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枢平衡装置包含:电枢轴前段固定装置、壳体、轴承压板、轴承、电枢轴;如图1所示,具体装配方式:电机电枢轴采用电枢轴前段固定装置定位,电枢轴可旋转。电枢轴后端装配于固定在壳体底部的轴承内。轴承装入到过壳体底端后,被轴承压板固定;此结构电枢轴后端面悬空,电枢在高速度旋转时,轴纵向会存在偏摆,运转不平衡,致使电机产生杂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降低电机杂音、安装方式简单、实用的电机电枢轴的平衡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电机电枢轴的平衡装置,包括电枢轴1、壳体2、轴承3、轴承压板4,轴承3通过轴承压板4设于壳体2的末端凹槽21内;电枢轴1前端连接于电枢轴固定装置5,后端连接于轴承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2的末端凹槽21内还设有缓冲橡胶6、垫板7、钢球8;
所述的电枢轴1的后端开设有钢球孔11;钢球8装设于钢球孔11内,垫板7设于壳体2上,且位于轴承3的右侧、钢球8的右侧;缓冲橡胶6设于壳体2上,且位于垫板7的右侧。
所述钢球8位置占钢球孔11孔位的二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在电枢轴1后端面装一钢球8,壳体2底端分别装有缓冲橡皮6和垫板7;使得钢球8与垫板7接触;电枢轴1在高速运转时候钢球8与垫板7能够起到调整平衡;从而改善了电枢运转不平衡带来的杂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降低噪音、实用的电机电枢轴的平衡装置。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一种电机电枢轴的平衡装置,包括电枢轴1、壳体2、轴承3、轴承压板4,轴承3通过轴承压板4设于壳体2的末端凹槽21内;电枢轴1前端连接于电枢轴固定装置5,后端连接于轴承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2的末端凹槽21内还设有缓冲橡胶6、垫板7、钢球8;
所述的电枢轴1的后端开设有钢球孔11;钢球8装设于钢球孔11内,垫板7设于壳体2上,且位于轴承3的右侧、钢球8的右侧;缓冲橡胶6设于壳体2上,且位于垫板7的右侧。
所述钢球8位置占钢球孔11孔位的二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在电枢轴1后端面装一钢球8,壳体2底端分别装有缓冲橡皮6和垫板7;使得钢球8与垫板7接触;电枢轴1在高速运转时候钢球8与垫板7能够起到调整平衡;从而改善了电枢运转不平衡带来的杂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泰全电机有限公司,未经福州泰全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25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功率太阳能移动电源箱及专用太阳能层压电池板
- 下一篇:电机定子冲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