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口对口人工呼吸隔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1704.9 | 申请日: | 201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7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毕红霞;王春波;安静春;于杰;孔伟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毕红霞 |
主分类号: | A61H31/00 | 分类号: | A61H31/00 |
代理公司: | 齐齐哈尔鹤城专利事务所 23207 | 代理人: | 叶仲刚 |
地址: | 161006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口 人工呼吸 隔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对口人工呼吸隔离器。
背景技术
无论是在医院还是在急救现场,当病人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呼吸严重困难时,对病人进行人工呼吸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抢救手段。这种看似简单但又相当有效的应急措施已经使千千万万的患者转危为安。然而,在需要做人工呼吸的患者中有许多可能患有不同类型的传染性疾病,医护人员在为他们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时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为了防止医生在为病人们做人工呼吸时被患者传染,许多人都在热衷于研究一些相应的隔离设置以阻止病人的唾液等分泌物进入医生的口内。从现有的设计方案来看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使用一些带有吸排气功能的辅助呼吸装置以将医生的口唇解放出来,另一类则是在患者和医生的口唇之间增设一些隔离设施,以防止病人的唾液等其它分泌物进入医生口中。第一类方案虽然能够避免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口唇接触,但是由于断绝了医生对患者之间的直觉沟通,使医生不能准确地了解病人的情况,往往会影响人工呼吸的效果,因而并不能够完全代替第二种方案。第二类方案中有些隔离设施会造成很大的阻力,以至于会影响抢救操作,有些则过于简单不能达到隔离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对口人工呼吸隔离器,利用该设计即能很方便地进行人工呼吸,又能预防病人的分泌物进入医生口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口对口人工呼吸使用的隔离器包括医生口唇托和患者口唇托,两个口唇托的中间连接一个吸排压缩器,在医生口唇托内装有一个过滤网,托外装有一个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可以将患者口唇托固定在患者的口唇上,先对患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在此过程中如果预感到患者可能会有杂物喷出时则可改用吸排压缩器进行替代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设计不仅不会给医生的操作带来阻力,而且还可以通过吸排压缩器来强化操作。通过医生口唇托中的过滤网可以阻止飞沫的传播,当患者有分泌物排出时会直接流入到吸排压缩器内,从而对医生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吸排压缩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医生口唇托 2、患者口唇托 3、吸排压缩器 4、过滤网 5、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例1
如图1、图2所示,该口对口人工呼吸隔离器包括医生口唇托1和患者口唇托2,两个口唇托1、2的中间连接一个吸排压缩器3,在医生口唇托1内装有一个过滤网4,托外端装有一个固定带5。所述的吸排压缩器3为圆盘折叠式。
例2
如图3所示,该口对口人工呼吸使用的隔离器包括医生口唇托1和患者口唇托2,两个口唇托1、2的中间连接一个吸排压缩器3,在医生口唇托1内装有一个过滤网4,托外装有一个固定带5。所述的吸排压缩器3为一橡胶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毕红霞,未经毕红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17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内科护理中的口服给药器
- 下一篇:一种简易全钢嫁接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