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柚子果肉撕裂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31498.1 | 申请日: | 2011-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2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蔡明哲;蔡新民;曾佳镓;曾凡崖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佳镓;蔡明哲;蔡新民;曾凡崖 |
| 主分类号: | A23N1/02 | 分类号: | A23N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胡敬红 |
| 地址: | 3637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柚子 果肉 撕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果蔬加工设备,特别是涉及柚子果肉撕裂装置。
背景技术
直接采用果肉榨汁,防止了柚皮海绵体吸附蜜柚汁,可以提高出汁率,然而现有的进口或国产榨汁机,均是将果肉破碎后再挤压出果汁;将整个水果放进去,先切块,然后破碎搅拌,再榨出果汁,留下残渣,但是蜜柚果肉经破碎后易成糊状,且有相当一部分汁胞未被破碎,影响出汁率和下一道工序的过滤,脱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领域上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柚子果肉撕裂装置,将柚子果肉的汁胞外层膜划破后直接榨汁,而不需要破碎搅拌成糊状,提高了出汁率。
柚子果肉撕裂装置,包括转动轮A和转动轮B,所述转动轮A和转动轮B的轴平行且相向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轮1和转动轮2之间有间隙,且两辘轮外廓上固定有若干锯齿。
所述锯齿错行排列。
所述锯齿的末端带有弯钩,所述弯钩的朝向为辘轮转动的方向。
所述锯齿沿轮径向的长度为3~15mm。
本实用新型柚子果肉撕裂装置设计制造原理是根据蜜柚果肉汁胞的形状、结构而设计。蜜柚果肉榨汁其目的是尽量多的提取果汁,蜜柚适熟期,可食部可达68%以上,中果皮海绵体及外皮为18%~30%,汁胞直径1~3mm长3~15mm,汁胞的外面是一层薄薄的膜(细胞壁),膜的内层是果肉,再里面是果汁,如何才能将汁胞外层膜划破,不要粉碎成糊状是最理想的,辘轮上锋利的密密麻麻的钩状锯齿就能完成对汁胞的破壁作用。
圆形的带有锯齿的转动轮,作用有二,一是表面钩状的锯齿在高速运转时,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蜜柚果肉被拉入,不会打滑;二是锋利的锯齿在果肉被拉入的同时划破汁胞的外壁,整个破碎过程即完成。经过3年的试用、改造,柚子果肉撕裂装置对汁胞的划破率达99.5%以上,只有极个别细小的汁胞未破。
经过蜜柚果肉破碎机破碎后榨汁,出汁率高,糊状物很少,便于后面工序的加工,后面工序的回收率高。由于,平和琯溪蜜柚的中果皮海绵体厚,必须剥离后才能用柚子果肉撕裂装置破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列示如下:
1-转动轮A,2-转动轮B,3-辘轮,4-锯齿,5-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柚子果肉撕裂装置,包括转动轮A1和转动轮B2,所述转动轮A1和转动轮B2的轴平行且相向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轮A1和转动轮B2之间有间隙5,且两辘轮3外廓上固定有若干钩状锯齿4。
按汁胞的长度设计钩状锯齿的长度,根据投入的果肉大小,调节好间隙5,圆形的带有锯齿4的转动轮A1、转动轮B2,作用有二,一是表面钩状的锯齿4在高速运转时,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蜜柚果肉被拉入,不会打滑;二是锋利的锯齿4在果肉被拉入的同时划破汁胞的外壁,整个破碎过程即完成。经过3年的试用、改造,柚子果肉撕裂装置对汁胞的划破率达99.5%以上,只有极个别细小的汁胞未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佳镓;蔡明哲;蔡新民;曾凡崖,未经曾佳镓;蔡明哲;蔡新民;曾凡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14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