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银变色布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29930.3 | 申请日: | 2011-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8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旭 |
| 主分类号: | B32B5/26 | 分类号: | B32B5/26;B32B5/30;B32B7/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孙皓;林虹 |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包装物品的布,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包装银制品的布。
背景技术
由于大气中含有微量的硫化氢等含水硫气体,银极易与这些含硫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变成黑色的硫化银;大气中所含的臭氧极易与银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棕色的一氧化二银。因此,银饰品、银用具餐勺、餐筷等或银器皿若在空气中放久了,表面就会发黑或变色,目前,人们常用的保护银制品的方法是:其一,使用擦银布去除已经变色的银制品,其二,使用防银变色布将银制品包裹起来,使对银制品有害的气体,含水硫气体和臭氧气体在与银制品发生化学反应前就被置于防银变色布中的添加剂吸附,从而减少有害气体对银制品的侵蚀。
如今,防银变色布的制作,通常采用:将普通的布浸入含有特定的添加剂中进行浸润、渗透的方法,将添加剂中的化合物附着在布的纤维表面。
该制作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1)附着在布匹上的添加剂含量随布匹的厚度而变化,其变化与布匹的厚度成正比,所用布匹厚度大时,添加剂含量虽会高,但布质弹性较差即僵硬;布匹厚度小时,添加剂含量小,防银变色的效果就较差,一般防银变色效果在半年以内。
2)由于添加剂是附着在布匹的表面,所以制成的防银变色布的颜色,受所用添加剂颜色的制约,因而制成的防银变色布的色彩较单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银变色布,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增强防银变色布的有效性,提高防银变色布功效的持久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防银变色布,包括添加剂、布与布重迭结合并形成一个以上的夹层,所述的添加剂均匀涂敷在所述的夹层内。
所述的夹层之间涂敷有粘合剂。
所述的添加剂为抗氧化剂、抗硫化剂、吸附剂或干燥剂。
所述的夹层为一个。
所述布的颜色是白色、灰色或蓝色。
所述布的厚度为0.2mm-2mm。
所述的粘合剂为丙烯酸酯、聚乙烯醇、氯丁乳胶、醋酸乙烯酯或白乳胶。
所述的布为棉织品、植绒布或无纺布。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将添加剂,防止银制品被氧化或硫化的添加剂涂敷在布的双层夹层内的结构,添加剂放置量大,可吸附大量的对银制品有害的气体,从而在较长时间内,可以长达10年保护银制品,使其不变色。而且,布的色彩可以多种多样,布质柔软、轻薄。本实用新型的防银变色布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防银变色布,是用厚度为0.2mm-0.5mm的质地柔软的浅灰色的纯棉单面绒布制作,也可以用其它绒布或不含硫的柔软的纺织、纤维布制作。
将两层所述的棉布称为上层布2和下层布1迭加在一起,也可以为三层棉布相迭加,在上层布2与下层布1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空间简称夹层,将添加剂4,可以防止银制品被氧化或硫化的添加剂4,可以是抗氧化剂、抗硫化剂、吸附剂或干燥剂置入所述的夹层内,再将上、下层用粘合剂3,所用粘合剂为丙烯酸酯乳胶,也可以是聚乙烯醇、氯丁乳胶、醋酸乙烯酯或白乳胶将其粘在一起。其制作方法如下:
第一步,将下层布1的内面无绒面朝上放置;
第二步,将粘度为10000-20000cps在25℃情况下的丙烯酸酯乳胶用高压雾化喷枪以2.5-5g/m2的厚度喷涂在下层布1的内面;
第三步,用静电无气粉未喷枪以25-100g/m2的厚度,将粉未状添加剂4喷涂在已涂有丙烯酸酯乳胶的下层布1的内面;
第四步,再用高压雾化喷枪以2.5-5g/m2的厚度,将丙烯酸酯乳胶喷涂在已涂有添加剂4的下层布1的内面;
第五步,将上层布2平铺在下层布1上,放在双胶辊轧机上滚轧,经60-120℃烘干即可,也可以将其缝制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防银变色布,由于将所述的添加剂4,放置在双层布的夹层内并固定之,因而,可以保证其在夹层内保留很长时间,从而大大加长了防银变色布所起作用(防止银制品被氧化或硫化的作用)的有效时间,而且,添加剂4放置量的大小可随意控制,即根据用户的需要灵活掌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旭,未经李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99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式应急把手
- 下一篇:一种弹簧卡箍装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