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永磁两相无刷分定子的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29239.5 | 申请日: | 2011-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0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杨宇元;杨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誉燕;廖岳威 |
| 主分类号: | H02K16/00 | 分类号: | H02K16/00;H02K3/48;H02P6/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两相 无刷分 定子 电机 | ||
1.一种永磁两相无刷分定子的电机,包括定子、主绕组、副绕组、永磁转子和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由至少二个分定子构成,分定子的槽数是3的倍数,定子的槽数总和为6的倍数;所述定子齿与永磁转子无偏心气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两相无刷分定子的电机,其特征在于:主绕组和副绕组在定子上采用分布式绕组绕法,主绕组与副绕组的槽数比为2比1,主绕组和副绕组在定子上按正向绕主绕组、正向绕副绕组,反向绕主绕组、反向副绕组、正向绕主绕组、正向绕副绕组,…依序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永磁两相无刷分定子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绕组与副绕组在定子上采用90°电气角分别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永磁两相无刷分定子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绕组、副绕组都绕在定子轭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两相无刷分定子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装置包括单片机、第一三极管T1、第二三极管T2、第三三极管T3、第四三极管T4和第五三极管T5;所述第一三极管T1集电极与正极连接,基极与单片机连接,发射极与副绕组M2连接,副绕组M2另一端与负极连接;
所述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与正极连接,发射极与第三三极管T3的集电极连接,第三三极管T3发射极与负极连接;第四三极管T4的集电极与正极连接,第四三极管T4的发射极与第五三极管T5的集电极连接,第五三极管T5的发射极与负极连接;主绕组M1一端与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与第四三极管T4的发射极连接;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三极管T2、T3、T4、T5的基极与单片机连接;
第一续流二极管D1与第二续流二极管D2串联,第一续流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续流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三三极管T3的发射极连接;
第三续流二极管D3与第四续流二极管D4串联,第三续流二极管D3的阴极与第四三极管T4的集电极连接,第四续流二极管D4的阳极与第五三极管T5的发射极连接;
一相位检测线一端与单片机连接、另一端与副绕组M2和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之间的电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两相无刷分定子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装置包括单片机、继电器、第二三极管T2、第三三极管T3、第四三极管T4和第五三极管T5;
所述继电器与单片机连接;
所述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与正极连接,发射极与第三三极管T3的集电极连接,第三三极管T3发射极与负极连接,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与继电器连接;第二三极管和2和第三三极管T3的基极与单片机连接;
第一续流二极管D1与第二续流二极管D2串联,第一续流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续流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三三极管T3的发射极连接;
所述第四三极管T4的集电极与正极连接,第四三极管T4的发射极与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与负极连接;
主绕组M1和副绕组M2的一端分别与继电器连接,主绕组M1和副绕组M2的另一端公共端与第四三极管T4的发射极连接;继电器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连接;
第三续流二极管D3与第四续流二极管D4串联,第三续流二极管D3的阴极与第四三极管T4的集电极连接,第四续流二极管D4的阳极与第五三极管T5的发射极连接;
一相位检测线一端与单片机连接、另一端接在继电器与副绕组之间的线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誉燕;廖岳威,未经王誉燕;廖岳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923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