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RFID查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8641.1 | 申请日: | 2011-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3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天露;李俊辰;雷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慧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rfid 查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应用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便携式RFID查询器。
背景技术
经过多年的发展,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已在防伪溯源、资产管理、仓储物流、一卡通、电子支付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识别技术,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标签和阅读器两部分组成,其中,标签(即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内部设有天线,用于和射频天线进行通信;阅读器(即Reader)用于读取或写入标签信息,阅读器也设有天线,其功能主要在于在标签和阅读器之间传递射频信号。在实际应用中,将标签贴附于物体表面或个人持有,标签中记载了物体或个人的身份或特征信息。当物体或个人靠近阅读器的时候,无须接触,阅读器即可自动读出标签中保存的电子信息,进而经过通信网络传输处理后,达到对物体或个人的自动识别功能。
对于RFID系统而言,不同的应用领域采用不同的频率、通信协议、读写技术来实现。而国际与国内广泛用于防伪溯源、仓储物流、供应链管理等物联网领域的则是采用EPC技术标准,通信频率范围为860MHz-960MHz。EPC C1G2标准是EPC global基于物联网概念推出的旨在为每件物品赋予唯一标识代码的电子标签和读写器之间的空中接口通信技术标准。2005年1月,EPC C1G2提请成为ISO/IEC 18000-6C,2006年6月正式成为ISO18000-6C标准。标准详细规定了设备的调制方案、编码、传输速度与RF接口的帧格式、防碰撞算法、读写器到标签、标签到读写器的链路参数等。
在应用方面,由于EPC标签成本低,尺寸小,识别距离远等特点,已在物流、供应链管理等重要发展领域实现了大量应用,美国沃尔玛2004年起即实施了EPC在零售商品上的应用。在我国,除物流、供应链管理应用外,防伪溯源尤其迫切需要。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假酒假烟等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成灾。公众急需一种技术或设备来对产品进行防伪溯源,正牌商家也需要这样的设备、技术来保护自己的品牌与合法权益。我国国家与政府在各个防伪溯源项目上也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引导与支持。现在众多企业均在计划实施导入RFID技术,EPC防伪溯源应用正处于快速成长期。但是导入RFID技术后,商品上贴了EPC标签,购买商品的普通用户却没有方便的查询设备进行溯源查询,从而成为企业导入RFID技术的最大障碍。
到现阶段为止,用于对标签进行识别的阅读器主要包括固定式读写器和手持式读写器。其中,固定式读写器的体积庞大、成本高昂,多应用于生产线上或仓储管理中对标签信息的写入或读出;而手持式读写器大多类似于PDA,同样是体积大、成本高,且仅适合于企业的专有人员,如物流人员使用。由于可携带性与成本的限制,这两种读写器均不适合普通大众使用,也就无法达到普通大众购买商品后即时对商品进行防伪溯源的目的。
目前,手机已实现了基本普及,且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大多能直接上网。本发明涉及的便携式RFID查询器是专为推广普及防伪溯源等物联网应用,解决溯源成本高,普及难的目的而设计的。针对以上问题,缺陷或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低成本,小尺寸的便携式RFID读写器设计,通过蓝牙模块将读到的RFID数据传输到手机,利用手机的网络功能来进行产品的防伪溯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小尺寸的易普及便携式RFID查询器,克服现有技术中溯源成本高、普及难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便携式RFID查询器,包括RFID模块,分别与该RFID模块连接的RFID天线、蓝牙模块、充电控制管理电路,以及分别与该充电控制管理电路连接的电池、过流保护电路,与该过流保护电路连接的mini-USB接口,和一端与蓝牙模块连接、另一端与充电控制管理电路连接的蓝牙LDO。
进一步地,所述RFID模块包括RFID读写芯片,分别与该RFID读写芯片连接的晶振、LDO、Balun和耦合器,以及分别连接该耦合器、Balun和LDO的功率放大器PA,和连接于所述耦合器上且用于与RFID天线连接的RF接口。其中,所述RFID天线为贴片天线,从而有效地减少了整个设备的尺寸。
再进一步地,所述蓝牙模块通过UART接口与RFID读写芯片连接,且其内部集成有蓝牙天线。同时,蓝牙模块采用SPP数据传输规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慧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慧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86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