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沥青设备用组合式自动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27164.7 | 申请日: | 2011-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7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郭俊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俊顺 |
| 主分类号: | E01C19/16 | 分类号: | E01C19/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沥青 备用 组合式 自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沥青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沥青设备用组合式自动阀。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车载沥青设备,比如沥青洒布车等,所使用的阀大多是分体式手动阀,这种手动阀在安装成本比较高,并且安装效率也比较低,在使用沥青这种油品时,施工完沥青冷却后会将阀体和阀板粘连,造成手动阀打开时非常费力,并且这种结构是在阀体内部穿一根导热油管,这样,不能均匀加热沥青并且加热速度比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低安装成本,提高安装效率并且能替代手动阀的车载沥青设备用组合式自动阀。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沥青设备用组合式自动阀,包括组合阀体,所述组合阀体顶部依次安装有沥青装载阀、沥青排空阀和沥青输送阀,组合阀体的侧壁安装有旁通阀,组合阀体的前端依次安装有沥青出罐阀、沥青小循环回罐阀和沥青大循环回罐阀,所述沥青装载阀、沥青排空阀、沥青输送阀、旁通阀、沥青出罐阀、沥青小循环回罐阀和沥青大循环回罐阀上均安装有控制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沥青设备用组合式自动阀,所述控制气缸内设有向外延伸的气缸活塞控制杆,所述气缸活塞控制杆延伸出的外端连接有密封阀板,所述气缸活塞控制杆内端设有自动复位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沥青设备用组合式自动阀,所述密封阀板为双层组合密封阀板。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沥青设备用组合式自动阀,所述密封阀板为聚四氟乙烯密封阀板或氟胶板。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沥青设备用组合式自动阀,所述沥青装载阀、沥青排空阀、沥青输送阀、旁通阀、沥青出罐阀、沥青小循环回罐阀和沥青大循环回罐阀后侧均设有导热油腔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包括组合阀体,组合阀体顶部依次安装有沥青装载阀、沥青排空阀和沥青输送阀,组合阀体的侧壁安装有旁通阀,组合阀体的前端依次安装有沥青出罐阀、沥青小循环回罐阀和沥青大循环回罐阀。沥青装载阀、沥青排空阀、沥青输送阀、旁通阀、沥青出罐阀、沥青小循环回罐阀和沥青大循环回罐阀上均安装有控制气缸,这样,设计合理,降低安装成本和提高安装效率;控制气缸内设有向外延伸的气缸活塞控制杆,气缸活塞控制杆延伸出的外端连接有密封阀板,气缸活塞控制杆内端设有自动复位弹簧,这样,通过电脑系统对自动复位弹簧的控制,完成对通道的打开或关闭,这样,代替手动阀,实现自动控制;双层组合密封阀板为聚四氟乙烯阀板,延长了密封阀板的使用寿命;沥青装载阀、沥青排空阀、沥青输送阀、旁通阀、沥青出罐阀、沥青小循环回罐阀和沥青大循环回罐阀后侧均设有导热油腔体,这样,在导热油循环过程中由于所储导热油比较多,且对阀体导热面积大,因此在加热阀体内沥青时能够迅速且均匀的融化沥青,同理,由于导热面积大,对于高粘稠沥青也能够快速融化升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层组合密封阀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沥青洒布车用沥青设备,包括沥青泵1、连接管路2、喷洒臂3、沥青过滤罐4和组合阀体5,组合阀体5顶部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沥青装载阀6、沥青排空阀7和沥青输送阀8,组合阀体5的右端部安装有旁通阀9,组合阀体的前端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沥青出罐阀10、沥青小循环回罐阀11和沥青大循环回罐阀12,沥青装载阀6和沥青排空阀7分别与连接管路2中的输入输出口相连通;沥青输送阀8和旁通阀9分别与喷洒臂3相连;沥青出罐阀10、沥青小循环回罐阀11和沥青大循环回罐阀12分别与沥青罐相连,沥青装载阀6、沥青排空阀7、沥青输送阀8、旁通阀9、沥青出罐阀10、沥青小循环回罐阀11和沥青大循环回罐阀12上均安装有控制气缸14,沥青装载阀6、沥青排空阀7、沥青输送阀8、旁通阀9、沥青出罐阀10、沥青小循环回罐阀11和沥青大循环回罐阀12后侧均设有导热油腔体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俊顺,未经郭俊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71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机膨化纤维防火防水保温复合泥料结构
- 下一篇:一种语音盲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