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用钢质门防海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5895.8 | 申请日: | 201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0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黄兴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贝斯特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3/00 | 分类号: | E05B3/00;E05B35/00;E06B3/70;B63B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用钢质门防 海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钢质门防海盗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在海上航行时,有可能会遇到海盗,船上门的锁紧装置很容易被海盗从外面撬开,海盗很容易就进入船内,导致船内的物品被掠走,严重的,船员会遇到生命危险。目前,有一种防海盗装置,开启或关闭门时,需要的特殊工具太多,从外开启需要专用扳手旋转螺母直至螺母全部脱开才能打开该门;从内部开启需要旋转蝶形螺母,直至蝶形螺母完全旋转下来才能打开,不能快速地开启或关闭门;还有一种防海盗装置,只能从内部开启和关闭门,而且人员在内部开启或关闭门时,需要将螺栓旋出或旋入螺孔中,也不能快速开启或关闭门。这些防海盗装置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不能起到关键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防止海盗进入居住区或储藏室,又能方便船员从内外开启的船用钢质门防海盗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船用钢质门防海盗装置,包括钢质门门板和门框,门框焊接在钢围壁上,钢质门门板中设有套筒,套筒的一端置于钢质门门板的外侧,套筒的另一端置于钢质门门板的内侧,套筒中设有转轴,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一六角螺母,第一六角螺母置于套筒中,且第一六角螺母置于钢质门门板的外侧,套筒和转轴的另一端通过一个第二六角螺母连接有可旋转的把手,把手处于水平状态时,把手靠近门框的一端贴紧门框,把手处于垂直状态时,把手靠近门框的一端离开门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套筒与把手之间、把手与第二六角螺母之间均设有垫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从钢质门外面旋转转轴90°左右,转轴带动把手旋转90°左右,即把手处于垂直状态,使得把手靠近门框的一端脱开锁紧位置离开门框,即可方便打开该门;船员锁门从钢质门外面锁门使,还用专门扳手将把手旋转到水平状态,即把手靠近门框的一端贴紧门框,使门处于锁紧状态。海盗没有专用扳手无法打开该门,因而起到防止海盗进入的目的。而船员从门内可直接转动把手,开门或关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钢质门门板、2-门框、3-钢围壁、4-套筒、5-转轴、6-第一六角螺母、7-第二六角螺母、8-把手、9-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船用钢质门防海盗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钢质门门板1和门框2,门框2焊接在钢围壁3上,钢质门门板1中设有套筒4,套筒4的一端置于钢质门门板1的外侧,套筒4的另一端置于钢质门门板1的内侧,套筒4中设有转轴5,转轴5的一端设有第一六角螺母6,第一六角螺母6置于套筒4中,且第一六角螺母6置于钢质门门板1的外侧,套筒4和转轴5的另一端通过一个第二六角螺母7连接有可旋转的把手8,把手8处于水平状态时,把手8靠近门框的一端贴紧门框2,把手8处于垂直状态时,把手8靠近门框的一端离开门框2,套筒4与把手8之间、把手8与第二六角螺母7之间均设有垫片9。
船员用专用扳手与转轴前端的第一六角螺母相配,从钢质门外面旋转转轴90°左右,转轴带动把手旋转90°左右,即把手处于垂直状态,使得把手靠近门框的一端脱开锁紧位置离开门框,即可方便打开该门;船员锁门从钢质门外面锁门使,还用专门扳手将把手旋转到水平状态,即把手靠近门框的一端贴紧门框,使门处于锁紧状态。海盗没有专用扳手无法打开该门,因而起到防止海盗进入的目的。而船员从门内可直接转动把手,同样的原理:把手处于水平状态时,把手靠近门框的一端贴紧门框,把手处于垂直状态时,把手靠近门框的一端离开门框,非常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贝斯特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贝斯特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58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