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掺水抽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5640.1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5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江;徐兴权;王炯;蔡凌;陈红;刘军;李斌;姜靖辉;姜建琼;李文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B43/2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天然气领域油井生产用井下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矿化度油藏的细分层掺水抽油泵。
背景技术
在地层产出液矿化度较高的高矿化度油藏的生产过程中,油井结膏、析盐、结垢等问题的出现将会严重影响油田的正常开采。为避免造成卡泵、盐堵以及套管腐蚀,对该类油藏的开采一般都需要掺入清水以降低产出液浓度。
为降低地层产出液浓度,中国专利号为201020529513.9公开的可掺水抽油泵柱塞采取的方法是,在柱塞上钻有采出液流出通道和掺水流入通道,利用空心抽油杆与掺水流入通道相连,使从空心抽油杆掺入的液体能够与泵下地层出液相混合,达到降粘、解盐的目的。由于该方法须配合空心抽油杆使用,因此存在操作复杂且对深井适应性不强等缺点,影响了其使用范围;另一方面,由于公知的可掺水抽油泵柱塞的掺水通道须连接于空心抽油杆,对于需要细分层掺水采油的油井,尤其在应用细分层掺水采油管柱时,将无法与抽油泵上接的掺水封隔相连通,因此所掺入的清水将无法抵达目的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性能可靠适于高矿化度油藏使用的掺水抽油泵。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有抽油泵体和套装在抽油泵体外的上泵套和下泵套,上泵套上端与接箍相接,下泵套下端连接桥式接头,桥式接头的下端内外分别与采油短节和下接头相连接;所述的抽油泵体外周与自上而下顺序连接的接箍、上泵套和下泵套之间形成有上下贯通的环形掺水通道,环形掺水通道经桥式接头的泵下桥式掺水孔与采油短接和下接头间构成的下环形掺水通道相连通。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桥式接头管壁中设置有泵下桥式掺水孔。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抽油泵体为长筒形,设上下贯通的内腔,在内腔的下方设置有单向球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结构简单,性能可靠;2、设置有环形掺水通道,增大了掺水通道的过流面积,增强了管柱的防堵功能;3、可与细分层掺水采油管柱配套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掺水抽油泵如图1、2所示,包括有抽油泵体1和套装在抽油泵体外的上泵套3和下泵套4,上泵套上端与接箍2相接,下泵套4下端连接桥式接头7,桥式接头管壁中设置有泵下桥式掺水孔6,桥式接头的下端内外分别与采油短接9和下接头8相连接;所述的抽油泵体为长筒形,设上下贯通的内腔,在内腔的下方设置有单向球阀。所述的抽油泵体外周与自上而下顺序连接的接箍、上泵套和下泵套之间形成有上下贯通的环形掺水通道5,环形掺水通道经桥式接头的泵下桥式掺水孔6与采油短接9和下接头8间构成的下环形掺水通道相连通。所述的桥式接头管壁中设置有泵下桥式掺水孔6,泵下桥式掺水孔沿周向设置2~12个,本实施例为4个。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上端通过接箍与掺水封隔器下端的桥式下接头相联接,使掺水抽油泵和掺水封隔器相联成一体,且掺水抽油泵的环形掺水通道与掺水封隔器的环形掺水通道相连通,掺水封隔器的内套管内腔与掺水抽油泵的抽油泵体内腔相连通。掺水抽油泵通过其下端连接的密封插管和小油管与密封筒部相插接,密封筒下部连接悬挂封隔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56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束丝机
- 下一篇:一种实时数据库的B+树索引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