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承内圈拆卸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24733.2 | 申请日: | 2011-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1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康正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乐力源锦纶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27/06 | 分类号: | B25B27/06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 地址: | 35021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内圈 拆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拆卸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轴承内圈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在设备维修中,轴承的拆卸是一项常见性的工作,但经常遇到轴承散架时,轴承内圈用普通的两爪或者三爪拉马拆不下来,常用的方法就是把轴承内圈切割掉或上机床切掉。这种方法操作麻烦且容易造成轴的损伤,影响零部件的使用性能,增加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内圈拆卸装置,该拆卸装置具有拆卸时不松脱、使用方便、安全省力。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轴承内圈拆卸装置,所述轴承内圈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拆卸装置包括成对设置的侧面为半圆形的轴承夹紧块和两个锁紧螺栓;所述轴承夹紧块的半圆形壁上设置一与轴承内圈上的环形凹槽相匹配的环形凸起部;所述轴承夹紧块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开设一与两轴承夹紧块的接触面垂直的螺纹穿孔,所述两个锁紧螺栓分别贯穿所述两轴承夹紧块的前部和后部的螺纹穿孔,将两轴承夹紧块固定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两轴承夹紧块分别置于一支撑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内圈拆卸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不损坏轴承。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轴承内圈拆卸装置,所述轴承1内圈2上开设有环形凹槽21,所述拆卸装置包括成对设置的侧面为半圆形的轴承夹紧块3和两个锁紧螺栓4;所述轴承夹紧块3的半圆形壁上设置一与轴承1的内圈2上的环形凹槽21相匹配的环形凸起部31;如圈2所示,所述轴承夹紧块3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开设一与两轴承夹紧块的接触面32垂直的螺纹穿孔33,所述两个锁紧螺栓4分别贯穿所述两轴承夹紧块3的前部和后部的螺纹穿孔33,将两轴承夹紧块3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两轴承夹紧块3分别置于一支撑台上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首先,两轴承夹紧块3处于松开状态,将带有内圈2的轴承1装入两轴承夹紧块3的中间,其次将轴承夹紧块3的半圆形壁上的环形凸起部32嵌入内圈2上的环形凹槽21,然后使用两锁紧螺栓4将两轴承夹紧块3、轴承1、内圈2锁紧在一起,将所述两轴承夹紧块3分别置于一支撑台5上,目的将轴承1悬空,最后在轴承1顶部施加一向下的压力(如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使轴承1下落,与内圈2分离。松开锁紧螺栓4,打开两轴承夹紧块3,将内圈2取出,即实现了将内圈2从轴承1上拆出,操作简单,且不损坏轴承。更优地,所述向下的压力可以通过压力机对轴承施力或使用锤子等工具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乐力源锦纶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长乐力源锦纶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47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皮带机拖轮更换装置
- 下一篇:模块用起拔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