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掺水封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4504.0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5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江;徐兴权;陈红;李斌;刘军;蔡凌;姜靖辉;姜建琼;王炯;李文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33/128 | 分类号: | E21B33/128;E21B43/2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天然气领域油井生产用井下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矿化度油藏分层采油的掺水封隔器。
背景技术
为实现对套管损坏处进行封堵,并进行掺水洗井作业,中国专利号为200620099437.6公开的一种桥式堵漏管柱所使用的办法是,在封隔器上接头及锥体上开设掺水孔,所掺入清水经上接头的掺水孔,通过外中心管,从锥体上的掺水孔流出,达到掺水降盐的目的。在实际使用中,这一设计为达到堵漏及掺水的目的,一方面,需配合特制的毛细掺水管使用,工序复杂且毛细掺水管容易损坏和被杂质堵塞,从而缩短生产周期;另一方面,由于其掺水孔开设在锥体上,所掺入的清水只能到达该封隔器所连接的抽油泵上端,对于需要细分层掺水采油的油井,尤其在应用细分层掺水采油管柱时,由于抽油泵下接的插管要插接在工作筒中,因此现有的掺水封隔器所掺入的清水将无法抵达目的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适于细分层掺水采油管柱的掺水封隔器,它不仅能实现对细分层掺水采油管柱上封堵层的有效封堵,而且可以通过其掺水通道将清水掺入地层,有效降低高矿化度油藏地层产出液浓度,防止管柱因结盐、结垢而缩短寿命。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由上接头、上外套、胶筒总成、中外套、锥体、下外套、卡瓦总成、桥式下接头自上而下顺序连接组成,其内安设有内套管,内套管的上下端分别与上接头和桥式下接头相连,所述的内套管外周与自上而下顺序连接的上外套、胶筒总成、中外套、锥体、下外套和卡瓦总成之间形成有上下贯通的环形掺水通道,所述的上外套周向设置有掺水孔,掺水孔与环形掺水通道相连通。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桥式下接头管壁中设置有桥式掺水孔,桥式掺水孔与环形掺水通道相贯通。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掺水孔沿周向间隔开设6~10个;所述的掺水孔为径向穿透上外套管壁的掺水孔,掺水孔内端安设有滤网,环形掺水通道经滤网与掺水孔相连通。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卡瓦总成为单向支撑卡瓦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在掺水封隔器中设置环形掺水通道,增大了掺水通道的过流面积,增强了管柱的防堵功能,可有效降低高矿化度油藏地层产出液浓度,避免堵塞。
2、通过与悬挂封隔器、堵水封隔器等工具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隔离生产层与上、下封堵层之间的联通,实现对高矿化度油藏薄油层进行细分层掺水开采。
3、单向卡瓦支撑,旋转坐封,上提解封,具有结构简单、坐封可靠及解封负荷小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的掺水封隔器如图1、2所示,由上接头1、上外套2、胶筒总成5、中外套6、锥体7、下外套9、卡瓦总成10、桥式下接头11自上而下顺序连接组成,其内安设有上下贯通的内套管8,内套管8的上下端分别与上接头1和桥式下接头11相连,所述的内套管8外周与自上而下顺序连接的上外套2、胶筒总成5、中外套6、锥体7、下外套9和卡瓦总成10之间形成有上下贯通的环形掺水通道,所述的桥式下接头11管壁中设置有桥式掺水孔12,桥式掺水孔12与环形掺水通道相贯通;所述的上外套2周向设置有径向穿透上外套2管壁的掺水孔4,使掺水孔4与环形掺水通道相连通,掺水孔内端安设有滤网3,环形掺水通道经滤网通过掺水孔与油管和油井套管之间的油套环空相连通。掺水封隔器依靠油管重量压缩胶筒总成5并使其变形扩张实现封隔油套环空。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下端的桥式下接头与掺水抽油泵上端的接箍连接,使掺水封隔器和掺水抽油泵相联成一体,且掺水封隔器的环形掺水通道与掺水抽油泵的环形掺水通道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掺水封隔器下至井内设定位置后,上提掺水封隔器一定距离后,旋转下压合适压重,使其坐封。生产时,从顶部油套环空加入的清水通过掺水封隔器上的掺水孔4、经内套管外周与自上而下顺序连接的上外套、胶筒总成、中外套、锥体、下外套和卡瓦总成之间形成有上下贯通的环形掺水通道,到达与掺水抽油泵的环形掺水通道,最终与生产层出液混合,达到降低生产层出液浓度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45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笔芯装置
- 下一篇:活动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