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洗涤污水回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4180.0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6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维兰特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9/02;C02F1/44;C02F1/50;C02F5/00;C02F1/78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吴继道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涤 污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回用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洗涤污水回用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水洗机(工业洗衣机)适用于洗涤各种棉织、毛纺、麻类、化纤混纺等衣物织品,在服装厂、水洗厂、工矿企业、学校、宾馆、酒店、医院等的洗衣房具有广泛应用,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耗的理想设备。由于是工业废水,存在诸多小分子、离子的污染物质,一般的净化装置对去除这类污染物非常有限。
申请号为00120710.5的中国专利文献,名称为洗染业废水处理及循环利用系统,该系统将洗染业废水经过设有网状物的初滤槽过滤,除去纤维物杂质,采用明矾放入沉淀槽中,使经过初步过滤的废水静置沉淀,通过1-3个活性炭过滤器过滤油脂,蓄水槽中加入消毒剂,对废水进行消毒,然后重复利用。该系统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滤层深处被截留的污物会大量增加,甚至随水带出滤层,使水质变差,不能有效清楚污染物,仅能达到排放标准,无法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净化污水且能回收利用的污水洗涤回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洗涤污水回用装置,包括污水池、第一水泵、过滤机构、清水池,污水池设置有滤网且污水池与第一水泵相连接,第一水泵连接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连接清水池,所述的清水池连接有对过滤机构进行反冲洗的反冲洗机构,所述的反冲洗机构包括循环利用水箱、第二水泵、反冲洗废水箱,第二水泵连接过滤机构,循环利用水箱分别与清水池、第二水泵、工业洗衣机相连接,反冲洗废水箱与过滤机构、第一水泵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将从工业洗衣机出来的污水在污水池内就能完成初步的过滤,过滤掉较大的杂质,接着通过第一水泵将污水带入过滤机构进行二次过滤,过滤的清水到达清水池,清水池通过循环利用水箱使得部分清水到达第二水泵对过滤机构进行反冲洗,避免过滤机构在工作过程中,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滤层深处被截留的污物大量增加,随水带出滤层,使水质变差,反冲洗废水可通过第一水泵进行再次净化,从而提高污水净化能力;清水池大部分的清水通过循环利用水箱对工业洗衣机进行供水,这就完成了净化及回收的工作过程,整个洗涤污水回用装置的处理从0.5吨/时-100吨/时,规格大,污水回用效率达到9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过滤机构包括依次导通连接的袋式过滤器、PP滤芯和超滤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通过污水池的滤网的初步过滤后,到达过滤机构,经过袋式过滤器、PP滤芯和超滤组件的层层过滤,过滤后的水质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超滤组件包括超滤膜罐、药箱和加药泵,药箱与加药泵连接,加药泵与超滤膜罐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由药箱和加药泵的设置对污水进行化学去污,有效去除物理去污所去除不掉的有机物质,还能调节水质的酸碱度,这样处理过的水来重新利用洗涤衣物的话,可以使得衣物不变黄;也可采用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将不同分子量的溶液的混合液中各组分实行分子量分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超滤组件与反冲洗机构相导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过滤组件中的主要部件超滤组件进行反冲洗,可以有效提高过滤后的水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反冲洗机构的反冲洗废水箱还连接有污泥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冲洗机构对超滤组件冲洗后,可将反冲洗废水箱内产生的污泥进入污泥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过滤机构与清水池之间设置有软化水设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需要采用适当地方法降低水中钙、镁等离子的含量,这样就实现了软化水设备对水质硬度的调节,通过软化后的水质来洗涤衣物的话,可以使得衣物变得更加柔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过滤机构与清水池之间设置有臭氧发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对污水进行消毒灭菌,进一步提高水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污水回用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污水回用装置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维兰特流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维兰特流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41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CAN数据传输的汽车照明元件控制系统
- 下一篇:轿车座椅双密度泡沫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