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止液钳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23167.3 | 申请日: | 2011-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5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林泰亨;林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泰亨 |
| 主分类号: | A61B17/122 | 分类号: | A61B17/12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止液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止液钳,尤指一种由塑料材料所制成的止液钳,其于医疗用途上具有抛弃式一次性使用的优点,以避免重复使用所可能导致的感染或污染。
背景技术
一般外科手术是以止血钳暂时性地阻断血管内血液的流动,已知的止血钳如同剪刀一般是由金属所制成,其具有两相称造形的夹柄所枢接而成,各夹柄一端为一圈状的握持部,另端则具有一夹持部,且两握持部内侧分别具有一可交叠扣接的锯齿状扣接部。由此,医护人员可握持该两握持部,以操作两夹持部的开合,以便将血管夹紧,并由两握持部的扣接部的扣接固定,使两夹持部共同夹紧血管,以阻断血管内血液的流动。
事实上,金属止血钳的优点在于可重复使用,而许多传染性疾病,例如肝炎或爱滋病是由血液所感染,固然止血钳可经由高温高压的灭菌设备进行消毒,惟若消毒不完全,即具有感染病患或污染医疗器材的机会,不可不慎。因此,就外科手术言,针对高传染性的血液,已开发出相关的抛弃式医疗器材,例如手术衣,以确保医护人员免于感染的安全。惟直接阻断血液的止血钳,却无法让医护人员有免于感染恐惧,而有待相关医疗器材业者亟待突破与改善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液钳,其是以非金属的安全性塑料所制成,具有用后即弃的一次性使用的优点,以避免重复使用所可能导致的感染或污染。
本实用新型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液钳,其具有组装便捷,操作简便,且价格低廉,于医疗上可作为止血钳使用,于工业上,可作为防腐蚀的阻液钳使用。
为达成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止液钳,其包括:一左夹钳及一右夹钳,该左、右夹钳是由塑料材料所制成,其一端相对设有一握持部,该两握持部朝向另端各自延伸一支架,且该两握持部与两支架间的适当位置分别向内突设可形成扣接的扣接部;该左、右夹钳的支架另端一体连接一下、上枢接部,且该两枢接部径向各自延伸一夹持部,各夹持部外侧面各自形成一平整的夹持面;其中,该左夹钳的下枢接部轴向伸出一轴柱,其顶部径向突设至少一卡榫;而右夹钳的上枢接部是在一止挡面轴向开设一穿孔,其是供该轴柱及卡榫的套接,使卡榫底面抵住止挡面,进而形成两者的卡扣且无法轴向脱离的枢接型态。
其中,该下枢接部的轴柱突伸于一环形凹槽内部中央,而该上枢接部的穿孔底面则突设一凸缘;当上、下枢接部枢接后,该凸缘套设于凹槽内。
其中,该左、右夹钳的握持部为圈状。
其中,该左、右夹钳的扣接部设于握持部与支架的交接部位,且该两扣接部可形成交叠的扣接型态。
其中,该两扣接部的邻接面平行地相对设有多个单向棘齿。
其中,该左、右夹钳的握持部至下、上枢接部间的支架外侧各自一体设置一补强翼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具有一次性使用的优点,以避免重复使用所可能导致的感染或污染。其可于医疗上可作为止血钳使用,于工业上,可作为防腐蚀的阻液钳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能够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特点和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惟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止液钳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止液钳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立后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操作后夹持管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基本上,本实用新型的止液钳是由一左夹钳1,及一右夹钳2所枢接而成。
其中,该左、右夹钳1、2是为相对造形的长条状扁平体,该两夹钳一端各设有一握持部11、21,如图所示,该两握持部11、21是为圈状,以利使用者手指的套入与操作。而该两握持部11、21朝向另端各自延伸一支架12、22,并分别于另端一体连接一下、上枢接部14、24,以便将两夹钳1、2形成组装成一枢接型态。
该两握持部11、12与两支架12、22间的适当位置,例如两者的交接部位分别向内突设可形成交叠的扣接部13、23,如图1及图2所示,该两扣接部13、23的邻接面平行地相对设有多个单向棘齿131、231,当两组单向棘齿131、231形成扣接时,可形成牢固且不易松脱的卡扣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泰亨,未经林泰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31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弯头医用刀
- 下一篇:一种三腔二囊管牵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