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编码器在自动变速器上的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3099.0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5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森;田韶鹏;曹正策;杨芸芸;王凡;汤治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通宇新源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3/40 | 分类号: | F16H63/4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潘杰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编码器 自动变速器 布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变速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编码器在自动变速器上的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提出之前,EMT在进行换档时通过电机主动调节变速器的输入轴和输出轴转速,使两轴转速相同,从而实现无冲击换档。这就需要得到变速器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转速,目前一般是采用直接在变速器的输入轴和输出轴上加装速度编码器,但这样不利于编码器的安装和拆卸,并且变速器输出轴的轴向跳动不利于编码器测量的精确性。另外作为精密仪器,编码器安装在工作环境较恶劣的车用变速器内,容易和变速器内的润滑油接触,缩短了编码器的使用寿命,而且也不利于编码器的后期维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测量准确,使用寿命长,布置方便且维护方便的编码器在自动变速器上的布置结构。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编码器在自动变速器上的布置结构,包括:自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内设有输入轴、中间轴和输出轴,所述中间轴的外端伸出所述自动变速器的壳体,所述自动变速器内设有一根与所述输出轴传动连接的转速转接轴,该转速转接轴的外端伸出自动变速器的壳体,转速转接轴的伸出端上设有一个编码器,所述中间轴的伸出端也设有一个编码器。
上述方案中,所述编码器为旋转光电式编码器,该编码器用于检测传动轴的转速,该编码器安装方便,测量精度高。
上述方案中,所述编码器的外围设有密封保护装置,该密封保护装置起到保护编码器的作用,延长器使用寿命。
上述方案中,所述密封保护装置由密封环和密封罩组成,密封环安装在编码器与自动变速器壳体的接触面上,密封罩安装在密封环上,该密封环能防止自动变速器内的润滑油污染编码器,密封罩将编码器与自动变速器外部进行隔离,起保护作用,本密封保护装置结构简单,同时拆装也很方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对比,充分显示其优越性在于:一方面,在自动变速器原有轴系的基础上加装一根转速转接轴,通过装在转速转接轴上的一组转速转接齿轮将输出轴转速通过转接轴传递到编码器,最终得到输出轴转速,有效地避免了输出轴的轴向跳动对编码器测量转速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中间轴与输入轴间的速比计算得到输入轴的转速即电机的转速,这样,两个编码器都安装在自动变速器壳体的外部,避免了编码器和自动变速器内的润滑油接触,延长了编码器的使用寿命,而且也有利于编码器的后期维护;最后,在编码器外围加设的密封保护装置进一步延长了编码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中,自动变速器1,输出轴2,转速转接轴3,编码器4,中间轴5,密封保护装置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编码器在自动变速器上的布置结构,包括:自动变速器1,自动变速器1内设有输入轴、中间轴5和输出轴2,所述中间轴5的外端伸出所述自动变速器1的壳体,所述自动变速器1内设有一根与所述输出轴2传动连接的转速转接轴3,该转速转接轴3的外端伸出自动变速器1的壳体,转速转接轴3的伸出端上设有一个编码器4,所述中间轴5的伸出端也设有一个编码器4。该编码器4为旋转光电式编码器,当然,也可采用其它速度编码器(参见图2)。
如图1所示,所述编码器4的外围设有密封保护装置6。该密封保护装置6由密封环和密封罩组成,密封环安装在编码器4与自动变速器1壳体的接触面上,密封罩安装在密封环上,当然,也可采用其它结构的密封保护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通宇新源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理工通宇新源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30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共用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POOL机制的WSN目标跟踪簇调整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