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层叠式蒸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2903.3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4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凤;陈树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层叠 蒸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适用于车用空调的层叠式蒸发器。
背景技术
目前,几乎所有的汽车上都安装有空调,蒸发器是车用空调HVAC(暖通空调)内的核心部件,它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暖通空调(HVAC)总成的制冷性能和整个空调系统的降温性能。目前,用于轿车空调暖通空调内的蒸发器芯体大多采用层叠式结构,通过在层叠式蒸发器的散热流道内设置隔板,将蒸发器芯体制冷剂侧分成若干个流程,每一个流程可以有不同的流路数。层叠式蒸发器芯体的流程设置和流路分配对其换热和压降特性影响显著,并且流程改变不涉及主板和翅片的模具改变,因而其在实际产品设计开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有暖通空调内的层叠式蒸发器外形的常规尺寸为263.2×235×60(mm),其中的263.2mm为芯体叠高方向尺寸,主板尺寸为235×60(mm)。蒸发器的进口和出口设置在紧邻护板处的主板凸包上,制冷剂通过进口流入主板凸包内的贮液室,再流入散热流道。现有散热流道内采用的结构将制冷剂流程分成三个回路。由于车用层叠式蒸发器的主板尺寸偏小,主板内的散热流道为扁平状,采用三个回路的流程,会增加制冷剂的流动阻力,造成蒸发器的过热区换热面积较大,降低了整个蒸发器的换热性能,此流程分布的蒸发器经过台架性能试验,在进风侧空气干球温度27±1℃,湿球温度19.5±1℃,膨胀阀进口压力1.636MPa,蒸发器出口压力0.179MPa,过冷度5℃,风量为450m3/h时换热性能为4730W,不能满足暖通空调的制冷要求,从而影响到整个空调的降温效果。如何提高暖通空调的核心部件蒸发器芯体总成的换热效率,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叠式蒸发器,可以有效提高蒸发器的换热性能,以解决现有暖通空调无法保证降温效果的技术问题。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层叠式蒸发器,包含两块护板、多个主板、翅片、进口和出口,每个主板内有一散热流道,主板一端为空心凸包,凸包内为贮液室,贮液室内又有一流通层入口和一流通层出口,散热流道与贮液室相通,多个主板间为层叠排列,其特征在于,散热流道内设有一隔板,隔板一端固接在流通层入口和流通层出口间,将散热流道内的制冷剂流程分为两个回路;所述进口设置在位于两块护板间的主板凸包上,且距其中一块护板的距离为两块护板间总距离的三分之一;所述出口设置在位于两块护板间的主板凸包上,且距另一块护板的距离为两块护板间总距离的三分之一。
所述进口和出口均采用哈夫管。
本实用新型层叠式蒸发器的有益效果如下:
(1)提高了空调HVAC的制冷性能,能满足整车空调的降温要求,为乘客提供了更舒适的乘车环境;
(2)主要部件尺寸与原有部件尺寸相同,因此,无需投入新的设备和模具,节省了大量的模具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层叠式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层叠式蒸发器上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所示如下:
1、护板; 2、主板; 3、翅片; 4、进口;
5、出口; 6、凸包; 7、贮液室; 8、流通层入口;
9、流通层出口; 10、散热流道; 11、制冷剂; 12、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层叠式蒸发器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需要指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层叠式蒸发器,包括护板1、多个主板2、翅片3、进口4和出口5。 所述主板2内设有一个散热流道10,主板2的一端为空心凸包6;所述空心凸包6内为贮液室7;所述贮液室7内设有一个流通层入口8和一个流通层出口9,所述散热流道10与贮液室7是相通的。多个主板2之间为层叠排列,第一个主板的流通层出口9与第二个主板的流通层入口8相连通,从而使制冷剂11可以依次流入各层主板2内的散热流道10中。在散热流道10内设有一块隔板12,隔板12的一端固接在主板2内的流通层入口8和流通层出口9之间,将散热流道10内的制冷剂流程分为两个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29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