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门饰板内水切安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1395.7 | 申请日: | 201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5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雷雨成;杨均欢;姜松涛;戴家祥;张波;赵娇娇;王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王金成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门饰板内水切 安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内水切安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门饰板内水切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门饰板内水切安装结构使的内水切需要特殊处理化,必须每隔一段伸出与水切成90度的筋插入安装结构中,基于这种传统结构,导致存在以下问题:
1、门饰板内水切安装结构本身加工工艺比较多,材料消耗大,增加成本;
2、内水切的设计复杂,加工困难,成本相对较大;
3、门饰板安装结构简单,使得门饰板强度较低且固定不可靠。
因此,迫切需要对现有的内水切安装结构进行改进,使得装配配合简便、快速,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内水切安装装置设计复杂、成本较高、结构不牢固等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门饰板内水切安装装置,该新型门饰板内水切安装结构设计独特、结构巧妙、装配简便、快速,节省材料、降低成本,且消除表面缩痕,使门饰板产品质量大大提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门饰板内水切安装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内水切安装槽和内水切,所述内水切表面设有锯齿形状,所述内水切通过表面的锯齿形状卡接在内水切安装槽中。
优选地,所述内水切安装槽的侧壁设有沟槽,用于与内水切表面的锯齿形状相结合。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钣金挂钩,所述钣金挂钩设置在内水切的一端,用于与内水切安装槽的预定位。
优选地,所述内水切与内水切安装槽之间为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内水切表面的锯齿形状由弹性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内水切与钣金挂钩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的内水切安装部位采用锯齿牙形,设计一定的安装侵入量,利用材料本身的弹性和摩擦力,直接插入内水切安装槽卡紧。具有如下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内水切安装结构总成,筋条结构都比原结构节省材料,降低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增加了汽车企业的利润;
2.本实用新型使得在汽车设计过程中,不需重新开发,原有内水切安装结构能够沿用,大大缩短设计周期,节约了模具开发成本,节省了生产投资,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增加了汽车企业的利润;
3.表面缩痕的消除,使内水切饰件外观件达到美观实用的效果,让顾客感觉舒适可靠,大大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4.钣金挂钩结构也很好的解决了对门内护板的限位,在门的安装方面起到粗定位功能,使得装配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门饰板内水切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水切,2门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将安装结构和功能说明下。
一种汽车门饰板内水切安装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内水切安装槽和内水切1,所述内水切1表面设有锯齿形状,所述内水切1通过表面的锯齿形状卡接在内水切安装槽中,内水切安装槽使得安装方便牢靠,宽高一样的筋条使得内水切1安装后显得线条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中内水切安装槽的侧壁设有沟槽,用于与内水切1表面的锯齿形状相结合。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钣金挂钩,所述钣金挂钩设置在内水切1的一端,用于与内水切安装槽的预定位。
本实用新型中内水切1与内水切安装槽之间为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内水切1表面的锯齿形状由弹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内水切1与钣金挂钩一体成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内水切1与门护板2安装结构总成,包括内水切安装槽、内水切1和钣金挂钩,所述内水切1表面设有锯齿形状,所述内水切1通过表面的由弹性材料制成的锯齿形状卡接在内水切安装槽中,而且内水切1与内水切安装槽之间为过盈配合,内水切安装槽的侧壁设有沟槽,钣金挂钩设置在内水切1的一端。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内水切1安装结构总成结构简单、内水切1装配简便、快速,节省材料,大大提高设计开发速度,降低成本。消除缩痕,模具工艺上得到优化,另外此结构的可靠性增强,增加顾客满意度。
在此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13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