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出入境人像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1375.X | 申请日: | 201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0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卢政;祝永彬;徐巍;郑晓耘;邓英;吴小沛;刘昌勇;杨建;杨晓冬;唐其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20;G07C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1147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入境 人像 识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像识别系统,具体指出入境人像识别系统。本系统应用于出入境证件申请办证前台,属于出入境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将出入境证件申请人的人脸生物特征信息与出入境证件申请系统内部存储的人像照片信息进行比对,避免了传统的只是身份信息的比对带来的不足,提高了出入境查控能力。
背景技术
随着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居民出入境申请及来大陆境外人员大幅增长,传统的出入境管理工作方法、手段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在案事件倒查和前台的受理工作中,时常发现个别申请人冒用他人身份骗取出入境证件偷越国边境,同时还发现个别违反《国籍法》的双重国籍人员(主要是我国居民出境后取得了他国国籍,但并未注销中国国籍),而这些情况往往是通过事后倒查发现,很少能够主动发现。究其原因,主要是现有的出入境管理查控手段只能进行人员身份信息的比对查控(如姓名、国籍、证件号、出生日期等),无法实现对人员生物特征信息(如人脸、指纹、掌纹等)的比对查控,而上述人员,正是利用了出入境管理部门查控手段的漏洞,先通过非正常渠道,对自己的身份信息进行变更(如冒用他人户籍信息骗取身份证件、境外人员变换身份等),然后再用变更后的身份资料到出入境管理部门申办出入境证件,从而避开了出入境管理部门的查控,骗取证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入境人像识别系统,避免了传统的只是身份信息的比对带来的不足,达到了提高查控能力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出入境人像识别系统,包括人像扫描模块、微处理模块和输出模块;人像扫描模块、微处理模块和输出模块依次相连;微处理模块中包括控制单元、与控制单元连接的比对单元和数据单元;所述比对单元有若干个,每一个比对单元均为一个多生物特征识别的比对器;所述数据单元由若干人像照片数据构成。
所述微处理模块中还包括备份单元,备份单元为比对单元的备份并与比对单元一一对应,当某比对单元出现故障时,控制单元将该出现故障的比对单元由对应的备份单元代替。
所述人像扫描模块与微处理模块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进行信息传输。
所述人像扫描模块为数码照像设备或数码摄像设备。
数据单元中的某个或多个人像照片数据在控制单元的调度下被载入指定的比对单元与人像扫描模块获取的人像数据进行比对,比对结果返回控制单元。当比对结果低于设定阈值,控制单元通过微处理模块输出信号给输出模块(如报警单元),由输出模块进行相应的显示或发出报警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系统实现了出入境人像特征的识别,避免了传统的只是身份信息的比对带来的不足,达到了提高查控能力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识别准确、迅速,大大方便出入境管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3.本系统各模块均可采用现有设备和技术来实现,具有技术成熟,成本较低的优点。
4.本系统可对用户指定的两张相片进行人像相似度判定,返回结果为两张相片人像的相似度值,用于协助用户判定两张相片是否为同一人,即1:1比对。
5.本系统可对用户指定的一张相片,与人像照片数据单元中的N张相片(即数据库的所有相片)逐一进行比对,即1:N比对,并按照相似度顺序返回数据单元,该功能主要用于协助用户查找指定相片的人员身份。
6.针对亚洲人人像特点,设定判定两张相片是否为同一人的相似度为60%,即两张照片比对,相似度高于60%的系统判定为同一人,相似度低于60%的系统判定为不同人。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从图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出入境人像识别系统,包括人像扫描模块、微处理模块和输出模块;人像扫描模块、微处理模块和输出模块依次相连;微处理模块中包括控制单元、同时与控制单元连接的比对单元和数据单元。所述人像扫描模块与微处理模块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进行信息传输。
所述人像扫描模块为数码照像设备或数码摄像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未经重庆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13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展示衣架
- 下一篇:无边框多点表面声波触摸屏